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高校科研创新资源整合,汲取澳门高校在AI教育改革与创新实践中的先进理念与经验,2025年5月20日至24日,广东科技学院校长助理、计算机学院院长田立伟,副院长刘肃平带领40余名骨干教师前往澳门中西创新学院、澳门科技大学,开展为期五天的研修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围绕“AI教育改革与创新实践”这一核心主题,采用专题研讨、学术会议、文化浸润等多种形式,旨在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强化教学与科研的创新实践能力,聚焦教育协作与科研创新的深度融合,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开营仪式
5月20日下午,研修团在中西创新学院产学研基地举行开营仪式。中西创新学院副校长蔡智明在致辞中表示:教育无边界,合作创未来。希望两校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深化资源共享,探索AI时代下职业教育的创新路径。
广东科技学院校长助理、计算机学院院长田立伟在讲话中表达了对本次研修之旅的热切期待和美好祝愿,希望研修团的每位教师都能够在研修中收获知识、拓宽视野。
WOCC 2025国际会议
研修次日,第34届无线与光通信会议(WOCC 2025)于5月20日至22日在澳门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广东科技学院和澳门科技大学联合主办,IEEE Macau Section与IEEE Photonics Society提供专业技术支持,Mtel电信有限公司赞助,澳门中西创新学院和内蒙古工业大学协办。众多来自全球无线与光通信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
会议邀请了4位IEEE Fellow做学术报告,涵盖AIoT、集成光通信、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议题,来自全球相关研究领域的100余位专家学者现场参加了会议。其中,我校计算机学院共有17篇高质量研究成果在此次会议上发表,40余位老师参与本次大会。
广东科技学院校长梁瑞雄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当前无线与光通信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期,新理论与新技术不断涌现,会议为全球学者提供了交流前沿动态、把握未来方向的高端平台,并呼吁参会者深入探讨、协同创新,共同推动技术迈向新高度。
会议期间,丰富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众多高质量的报告以及深入的讨论,为无线与光通信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会议也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鼓励更多的学者和科研人员投身其中,共同推动无线与光通信技术的进步。我校计算机学院教师李朝阳博士、李宏博士、闫丰亭博士和23级网络安全1班何福沋同学,分别做了论文汇报。
此次第34届无线与光通信会议(WOCC 2025)的成功举办,为全球无线与光通信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力促进了技术创新与合作发展,为行业的持续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研修交流
第三日,研修班走进中西创新学院中土校区,参与《EEG 大模型技术架构与进阶开发:表征学习到多模态融合》主题研讨。谭泽汉副教授在讲座中系统讲解了 EEG大模型架构设计、关键算法优化以及进阶开发技巧,结合丰富的实验数据和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述了EEG技术从基础表征学习到多模态融合的前沿进展,为教师们梳理了清晰的知识框架。而刘心宇助理教授关于“实验法”创新研究方法的现场互动教学,犹如为教师们的科研进阶装上了精准的导航系统。两场研讨的虚实结合,既涵盖了前沿理论知识,又提供了实用研究方法,为学员们今后的教学与科研创新提供了诸多新思路。
在《澳门特区的社会发展和文化教育治理体系》讲座中,中西创新学院王心教授在讲座中以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细致剖析了澳门在社会治理、教育改革以及文化传承等各个层面的最新发展动态和面临的挑战。经此一课,老师们对澳门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美好的憧憬。
研修第四日,冯丽副教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卢晓平副教授《Al for Science 科学研究》的两个主题讲座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多领域的创新应用。冯丽副教授以丰富的案例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文本生成、图像创作等场景的强大能力,揭示了其技术原理与潜在挑战。卢晓平副教授则聚焦于 AI 如何助力科学研究,分享了 AI 技术在科学数据挖掘、模型构建等方面的应用实例,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两场讲座精彩纷呈,引发了在场教师的深入思考与热烈讨论,极大地拓宽了大家的学术视野。
第五日,研修班还走进了大三巴、金莲花、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等名胜。澳门通过空间叙事巧妙串联历史与未来——从承载家国情怀的厚重记忆,到拥抱虚拟现实的创新实践,生动诠释了'根植传统、面向未来'的教育真谛。
结营仪式
5月24日下午,结营仪式在中西创新学院产学研基地隆重举行,一段回顾视频串联起五天精彩瞬间,课堂专注、交流碰撞、文化探访……每一帧都是成长的见证。中西创新学院副校长蔡智明教授作结营仪式致辞:他表明此次研修是起点而非终点,期待两校持续合作,共筑湾区教育新高地。
广东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李蓉蓉老师和教师代表李福琳老师作为研修代表分享感悟,科研大咖们的热情点燃了我们的求知欲,未来将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把AI融入到教学实践中,赋能科研。澳门的热情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新窗口。这就是交流学习最珍贵的收获,我们带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对事业、对生活的那份热爱!
南博集团董事长助理、广东博思云科教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广东科技学院常务副校长周二勇总结讲话,他表示,集团将持续助力校企合作,搭建跨区域交流平台,赋能职业教育创新,希望老师们珍惜平台,共荣共生,携手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广东科技学院校长助理、计算机学院院长田立伟寄语:结业证书是新征程的‘钥匙’,愿大家以澳门学习经历为鉴,勇担使命,共促学院高质量发展。”
结营仪式尾声,中西创新学院副校长蔡智明教授与广东科技学院校长助理、计算机学院院长田立伟为学员们颁发研修实践证书,见证他们的努力与成长。
在结营仪式的热烈氛围中,本次研修活动圆满落下帷幕。五天的深度交流不仅深化了粤澳高校间的教育协同,更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创新实践树立了标杆。通过WOCC 2025国际会议的学术碰撞、《EEG大模型技术架构》等前沿课程的深度研讨,以及AI赋能教育的创新模式探索, 我院骨干教师团队成功实现了理论认知与实践能力的双重跃升。
未来,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重点在生成式AI教学应用、多模态课程开发、跨境科研平台共建等领域深化合作。正如澳门高等教育发展促进会所倡导的,粤澳教育协作正从资源互通迈向智慧共创的新阶段。我院将以此为契机,将澳门经验与湾区实践深度融合,通过定期互访、联合教研、跨境实验室共建等长效机制,持续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教育创新高地贡献智慧与力量。
现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