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计算机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成功举办了2026届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动员大会。会议由张亚苹老师主持,专业建设负责人孙玉明教授、教研室主任孙梦琴及骨干教师刘思思以及全体2026届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毕业生参加,张老师和刘老师分别就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相关事项进行了详细讲解。
会议伊始,孙玉明教授代表教研室发表重要讲话。他首先向即将开启毕业实践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全体教师的精心筹备致以诚挚谢意。孙教授强调,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是连接学术理论与职场实践的重要纽带,是检验学生专业能力的关键环节。他殷切期望同学们能够把握这次难得的实践机会,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努力成长为兼具技术实力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
孙教授对同学们提出几点期望:1.立足实践,勇于创新:结合行业痛点和科研前沿,避免纸上谈兵,注重项目经验;2.严守规范,诚信为本:杜绝抄袭,确保学术诚信,保证毕业论文质量;3.主动学习,快速适应:在实习中虚心请教,提升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展现职业素养。
此外,孙教授还提到,学院已与17家校外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为学生配备了校内外双导师,确保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充分支持。
在会议的第二环节,张亚苹老师系统讲解了毕业设计的各项要求。她首先强调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指出其16个学分对毕业资格和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随后详细介绍了毕业设计的完整流程:从7月24日的选题截止,到9-10月的开题答辩,再到包含中期检查和后期检查的论文撰写阶段,最后是交叉评阅和最终答辩。张老师特别展示了大数据专业的特色选题方向,提醒同学们注意选题的专业相关性。最后,她语重心长地告诫同学们务必认真对待毕业设计,坚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确保顺利完成这一重要学业任务。
会议的第三环节由刘思思老师全面介绍实习工作安排。刘老师将实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七学期(2025年7月起)的人资匹配企业实践,作为学分置换的可选项目;第八学期(2026年寒假起)的毕业实习,则是必须完成的8学分必修环节。她详细说明了实习的具体要求:必须签订规范的三方协议,确保企业为实习生购买保险;每周需提交实习周记,实习结束后要完成2500字以上的实习报告;实习成绩将由实习单位评价(占60%)和指导老师评价(占40%)共同构成。刘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实习期间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住宿安全、交通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等,要求同学们定期向指导老师汇报实习进展。
在最后的互动答疑环节,同学们积极就开题答辩形式、实习材料提交、导师联系等问题进行提问,与会老师均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孙玉明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再次强调:"毕业设计和实习是同学们学业生涯的重要里程碑,希望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迎接挑战,圆满完成各项实践任务。"
本次动员大会的成功举办,为2026届毕业生明确了毕业设计和实习的具体要求与实施路径,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的信心和责任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教研室将继续发挥教学团队的引领作用,为同学们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助力他们在专业领域取得优异成绩,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衷心祝愿全体2026届毕业生毕业设计取得圆满成功,实习工作顺利开展!期待同学们在数据科学的广阔天地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