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如您所愿,承接汝志,未来可期。回首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与奋斗。
为学习先辈们的重要精神品质,计算机学院开设“党史周坛”党史人物专栏,通过对重要党史人物事迹及精神的回顾,激发广大青年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主动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去,用无私书写无悔的青春,用奉献谱写生命的乐章。
丛飞(1969年10月29日—2006年4月20日),原名张崇,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田庄台镇人,是新世纪初中国知名的公益人物与青年楷模。他早年投身音乐事业,后致力于慈善事业,成为数百名贫困学子的资助者,被誉为“爱心大使”。
丛飞曾担任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用歌声传递爱与希望。他曾荣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爱心大使”称号,以及多项国内外慈善奖项。其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当代社会的一股暖流。2009年,丛飞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等11个部委联合组织评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丛飞,本名张崇,1969年10月29日出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田庄台镇的一个贫困农村家庭。自幼酷爱唱歌的他,与热衷于东北二人转的父亲不同,更喜欢学习电视连续剧的插曲,如《霍元甲》、《上海滩》等,只需一两遍便能熟记于心,其歌唱才华备受赞誉。初二时,他因故辍学,随后进入一家银行担任出纳,期间带薪考入沈阳音乐学院深造。
1992年,丛飞顺利毕业并前往广州寻求发展,初期因工作无着落而一度栖身于桥洞之下。幸运的是,一位女孩被他的《乌苏里船歌》所打动,资助了他600元参加歌手大赛,从而开启了他的演
1994年,丛飞转战深圳,凭借其卓越的艺术才能迅速成为备受观众喜爱的知名歌星。次年,他拜男高音歌唱家郭颂为师,进一步提升了歌唱技艺。
同年,丛飞开始投身于慈善事业,参加了在四川成都举行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义演,并当场捐出了全部现金2400元。得知这笔钱能帮助20名贫困小学生完成两年学业后,他深感喜悦,并决定致力于改变更多贫困孩子的命运。此后,他频繁参与各类慈善义演,足迹遍布四川、重庆、湖南、贵州等地,成为深圳首批义工之一。
1997年,丛飞加入深圳市义工联,并担任艺术团团长,多次在募捐现场高歌,同时深入市劳教所、戒毒所等地进行帮教演出,为迷途者带去希望。
1998年,他在湖南省汉寿县演出时,慷慨解囊资助瘫痪的胡诗词,并连续举办多场义演晚会,将所得收入全部捐献给深圳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会。同年,他还积极参与抗洪救灾义演,捐出自己在湖南演出的全部收入。
进入新世纪后,丛飞的慈善事业更加如火如荼。他不仅在贵州织金县等地多次举办义演,资助贫困学生,还成立了“丛飞爱心助学基金会”,帮助更多孩子完成学业。非典期间,他更是自费赴小汤山为医护人员举行慰问义演。2003年至2004年间,为了及时给孩子们交上学费,丛飞不惜向亲朋好友借款,背负了巨额债务。
然而,命运却对这位善良的歌者并不公平。2005年,丛飞被诊断出患有胃癌,但他仍坚持抱病参加东南亚海啸灾区的赈灾义演,并捐出治病钱。同年,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病榻上,他依然心系慈善,提出捐献眼角膜、有用器官及遗体的愿望,并拒绝接受住宅捐赠。
2006年,丛飞的病情持续恶化,最终于4月20日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因病去世,年仅37岁。他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将光明永远馈赠给社会。同年,深圳青少年基金会成立了“丛飞助学专项基金”,延续他的慈善事业。4月21日,丛飞的眼角膜成功移植给江西九江的9岁女孩刘琳,他的爱心之举将永远留在人间。
一、献身慈善,谱写爱心传递的新篇章
自1994年起,丛飞便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通过义演等方式,将主要收入捐给了贫困的失学儿童和残疾儿童。他先后资助了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的183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捐物超过300万元。此外,他还无私捐助了超过150名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认养了37名孤儿。为了更持续地帮助贫困学生,丛飞还在湖南省汉寿县成立了“丛飞爱心助学基金会”,捐资91000多元用于资助当地贫困学生。
不仅如此,丛飞在精神上也给予了受助者巨大的鼓舞。他用自己的歌声与行动,传递着爱与希望,让受助者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与温暖。他坚信,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与呵护,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追求与实现。因此,他用自己的力量,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点亮了前行的道路。
二、搭建爱心桥梁,传递党的温暖与关怀
丛飞积极参与党的群众工作,通过慈善活动搭建爱心桥梁,传递党的温暖与关怀。他不仅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与困难。还积极参与党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深入乡村、社区、学校等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群众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国家的发展变化。他的每一次宣传,都充满了对党的热爱与对国家的自豪。
丛飞的爱心桥梁不仅搭建起了群众与党之间的情感联系,更传递了党的温暖与关怀。他的慈善行为,让群众感受到了党的关怀与温暖,增强了群众对党的信任与支持。
三、荣获多项荣誉,成为慈善楷模
丛飞不仅是一位慈善家,更是一位义工。他积极参与各类义工活动,服务时间累计超过6000小时,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义工的精神与使命。
丛飞的慈善事迹与精神感动了无数人,他先后荣获了“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200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等荣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努力与付出的肯定,更是对他所代表的慈善精神与职业精神的赞扬。
丛飞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慈善与奉献。他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为慈善事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的事迹与精神成为了社会的正能量,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慈善事业中去。
四、传承慈善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
丛飞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慈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在新时代,我们需要传承与弘扬丛飞的慈善精神,像丛飞一样,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去传递爱与希望。同时,我们也需要像丛飞一样,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丛飞的事迹与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让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