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如您所愿,承接汝志,未来可期。回首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与奋斗。
为学习先辈们的重要精神品质,计算机学院开设“党史周坛”党史人物专栏,通过对重要党史人物事迹及精神的回顾,激发广大青年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主动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去,用无私书写无悔的青春,用奉献谱写生命的乐章。
王启民(1937年9月26日—2024年8月19日),男,出生于浙江湖州,汉族。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石油地质专家,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助理、副总地质师。
1961年9月,王启民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同年到大庆油田参加“松辽石油会战”,被分配到大庆地质指挥所,负责油田地质动态工作。提出“因势利导,逐步强化,转移接替”的方法,经过试验,取得成功。1978年1月—1984年3月,任大庆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室副主任工程师。197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3月—1998年12月,历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综合技术室副主任工程师,副总地质师、副院长、院长。20世纪90年代后,提出“三分一优”的结构调整方法。1998年12月—1999年9月,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助理、副总地质师。1999年9月—2015年12月,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地质师。2024年8月19日,在河北廊坊逝世,享年87岁。
王启民长期从事油田地质开发研究工作,是中国石油科技工作者的楷模,是石油战线的一面旗帜,是石油精神的坚定传承者和践行者,也是百万石油人的杰出代表和骄傲,凭着“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的英雄气概,为大庆油田保持高产稳产做出了重大贡献。1995年,获得1995年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1997年,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997年7月,获得“新时期铁人”称号。2019年9月,获得“最美奋斗者”和“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1937年9月26日,王启民生于浙江湖州。1960年,大学尚未毕业的王启民便来到大庆油田进行实习,在葡四井试油队当技术员。在艰苦条件下患上了风湿病,但他仍以铁人为榜样,与工人们一起搞会战,年底在实习生中被评为唯一的二级红旗手。
1961年9月,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同年到大庆油田参加“松辽石油会战”,被分配到大庆地质指挥所,负责油田地质动态工作,每天跑基层,下现场,收集油井资料。
1961年9月—1978年1月,先后在大庆油田研究院开发室从事技术员、地质师工作。
油田开发不到3年就出现了采油井大量见水现象,采收率不到5%。王启民提出“因势利导,逐步强化,转移接替”的方法,主张对厚度大、渗透率好的油层要加强注水,让它先出力、多产油,在此基础上再采取分层注水等措施加强其它油层的注水。经过试验,取得成功。20世纪70年代,王启民带着团队在中区西部试验区一干就是10年。
1975年,油田党委根据王启民等研究成果,将原定1980年实现年产5000万吨的目标,提前了5年。1976年,大庆油田年产原油5030万吨。标志着大庆油田跨入了世界特大型油田行列。
1978年1月—1984年3月,王启民任大庆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室副主任工程师。197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世纪80年代,油田进入高含水开采阶段,含水达80%,资源已不够用。根据多年现场试验和经验积累,王启民提出想法:要向表外储层要效益。所谓“表外储层”,是指厚度在20厘米上下没有列入“国家矿藏表”的特薄油层,含油少,胶结致密,渗透性差,没有开采价值。面对质疑,王启民组织了多学科联合攻关,组织开展了4个现场试验,坚持了7年,冲破“表外储层”开采禁区,开拓了高含水老油田挖潜的新领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表外储层为主的薄差油层开发技术。1984年3月—1998年12月,历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综合技术室副主任工程师,副总地质师、副院长、院长。
20世纪90年代后,油田综合含水率进一步提高,王启民提出“三分一优”的结构调整方法,并取得成功。1995年,大庆油田实现了三年平均含水上升率不超过1%,5年累计多产油610.6万吨,少产液24749万吨,累计增收节支150亿元,使大庆油田连续20年保持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稳产。
1998年12月—1999年9月,王启民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助理、副总地质师。
1999年9月—2015年12月,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地质师。
2024年8月19日,王启民在河北廊坊逝世,享年87岁。
20世纪60年代,王启民提出“高效注水开采方法”,打破了当时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温和注水”开采方式,开创出中低含水阶段油田稳产的新路子。70年代,主持进行“分层开采、接替稳产”开发试验,使水驱采收率提高了10%至15%。90年代,组织实施“大庆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系统工程”结构调整技术,创立了油田高含水后期“控液稳产”的新模式。
截至2019年7月,王启民先后主持参与8项重大开发试验项目,40多项科研攻关课题和大庆油田“七五”“八五”"九五”开发规划编制研究等工作。
截至2019年7月,王启民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成果特等奖等19项奖励。
2021年9月9日,在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专题发布会上,王启民用自身奋斗经历激励青年人要抓住时代机遇,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争做时代先锋,放飞青春梦想:青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一个人要做出一番成就,首先要确定人生志向。志向不明,方向不定,发展就会受阻。现在最重要的志向,就是要和建设大庆百年油田联系在一起,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联系在一起,立足岗位,矢志奋斗。面对当前诸多“卡脖子”技术亟待解决的严峻现实,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价值奉献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