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如您所愿,承接汝志,未来可期。回首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与奋斗。
为学习先辈们的重要精神品质,计算机学院开设“党史周坛”党史人物专栏,通过对重要党史人物事迹及精神的回顾,激发广大青年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主动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去,用无私书写无悔的青春,用奉献谱写生命的乐章。
周保中(1902年2月7日—1964年2月22日),原名奚李元,号绍璜,白族,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市湾桥村。1926年,在国民革命军第6军中任团长、副师长。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回国。1932年7月,到哈尔滨,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1945年9月中旬,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扩建为东北人民自卫军,任总司令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政法委员会主任兼民政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64年2月22日,周保中在北京病逝。
周保中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始人和东北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领导人。
1915年,周保中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大理第二中学读初中。初中二年级后由于家乡遭兵匪抢劫,中途辍学回家务农。
1917年,随同堂叔奚济霖的马帮,从大理来到了昆明,报名云南陆军一师士官教导队,被录取后参加了训练和学习,后随军经贵州、四川、鄂西和陕南,参加“靖国护法”战争,由中士、上士升任少尉排长、中尉代理连长。
1923年,周保中被选送进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工兵科学习。
1927年3月,周保中担任程潜第六军五十六团副团长,在追击号称孙传芳残部时,奇袭了南京雨花台。7月,在武汉经郭德昭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2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十八师少将副师长兼52团团长,驻防湘东重镇醴陵,兼任湘东警备司令,在湘、浙、豫等省从事兵运和联络工作。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从苏联回国,在东北参加抗联领导工作,党中央派他到东北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到任后,他立即起草了《东北抗日救国义勇军游击运动纲领》,表达了誓死救国的决心,他接受周恩来的建议,改名周保中。
1935年2月10日,成立了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先后任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军长,领导创建绥宁抗日游击根据地,指挥大盘道、前刁翎、依兰城等战斗。
1945年8月11日,周保中按预定方案召集部队登舰,跨过黑龙江返回国内。9月,周保中来到长春时,化名黄绍元,担任苏军驻长春卫戍司令部副司令,同时担任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10月,东北局派陈云到长春,组建了中共吉合区委员会和东北吉合国民军,周保中担任吉合区党委书记、吉合国民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吉合行政委员会主任委员。11月,吉林省工委、吉林军区成立,周保中担任省工委委员、吉林军区司令员。
1950年2月20日,与二野四兵团率部队进入昆明城,3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陈赓为主任,周保中为副主任;3月1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任命陈赓为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周保中、张冲、杨文清为副主席。在云南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周保中当选为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
1954年,由于心力衰竭严重,身体极度虚弱,无法再继续担负繁重工作,党中央决定,周保中调离现任职务,8月,赴北京治病休养。9月,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并由毛泽东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及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10月18日,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955年,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59年4月,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
主要贡献
1.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周保中在东北抗日联军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和第二路军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东北抗战期间,周保中历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军长、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等职务,对东北抗日游击战场上的“统领作用”有着深远的影响。
2.对朝鲜民族抗日革命斗争的贡献:周保中与金日成等朝鲜民族共产主义者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和崇高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革命友谊,共同谱写了东方反法西斯战场和东亚反日民族联合战线上的光辉历史篇章。他对东北朝鲜民族的抗日革命以及朝鲜反日独立解放运动做出了重大贡献。
3.参与和领导多次重要军事行动:周保中参与和领导了多次重要的军事行动,包括指挥部队进行依兰城战斗,歼灭日军300余人;组织指挥第2路军主力从依兰地区向五常地区西征,亲率留守部队多次挫败日伪军的“讨伐”;在抗联部队遭受严重挫折、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继续组织开展小分队游击活动等。
4.对东北解放区和长春的贡献:1945年,日本投降后,周保中来长春协调指挥东北的接收工作,为长春的解放倾注了全部心血,为长春的解放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影响
周保中的影响跨越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中朝两国人民的团结和国际主义精神的发展,他的生平和事迹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中朝关系以及国际主义精神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自1954年下半年开始,周保中先后回忆、撰写了《东北的抗日游击运动和东北抗日联军》、《东北人民抗日游击战争概况》、《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等重要史料,共计20余万字。
周保中抱病写出很多反映抗日联军斗争历史和英烈事迹的文章,如《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松江长虹——袁珍杀敌记》、《松柏长青——纪念杨靖宇同志逝世20周年》、《永不褪色的红旗——人民英雄车老四殉难纪实》、《抗日小英雄姜墨林》等,共计10余篇。
2015年9月20日,在西南政法大学校庆65周年纪念日上,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雕像在西南政法大学勤业楼前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