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 |
080911TK |
学科门类 |
工学 |
授予学位 |
工学学士 |
标准学制 |
4年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东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通识能力(学习力、思考力、表达力、行动力、意志力)、扎实的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能力、较强的网络空间安全实践应用能力、一定的应用创新能力和跨文化能力,能够在政府、金融、通信、电商等领域,从事渗透测试工程师,安全运维工程师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五年左右应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培养目标1:具备从事网络空间安全所需的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及专业知识技能,能有效解决设计、分析、开发、测评、维护、管理等实际工程问题,并胜任网络空间安全系统的规划设计、技术创新、软硬件产品研发生产及管理运维工作。
培养目标2: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以及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坚守网络安全职业道德规范,在网络安全工程实践中能综合考虑社会、安全、法律、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培养目标3: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有效地沟通和表达技巧,能够在网络空间安全相关系统的研发、生产、管理和运营团队中担当组织管理角色。
培养目标4: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跟踪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前沿技术,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环境和行业的发展变化。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当爱祖国,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系统掌握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理论以及攻防兼备,以防为主的专业技能,具备网络安全技术方案设计优化能力,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综合素养。
具体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掌握从事网络空间安全专业领域工程技术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实践工程问题。
1.1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网络安全领域中实践问题的合理表述。
1.2 能够针对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实践工程问题建立模型并求解。
1.3 能够将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常用的工程方法和技术应用于实践工程问题的推理、分析。
1.4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复杂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比较、改进。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实践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工程问题中的关键环节,能用相关原理和数学模型表达其中的主要问题。
2.2能够通过文献检索解决分析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工程实践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提出解决方案或改进意见。
2.3 能够通过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发现新的商业机会和解决方案,推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创新发展。
2.4 能运用网络安全领域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各种解决方案进行比较、评价和验证,获得有效结论,并形成网络安全的分析报告。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实践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根据特定需求设计系统和模块。在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因素。
3.1 能够设计针对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实践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3.2 掌握网络空间安全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能够根据特定需求设计出合理的系统根据特定需求设计系统和模块。
3.3 在网络空间安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能够运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并考虑用户隐私、网络安全政策、数据加密、漏洞修复,能够遵守法律法规,网络道德、网络礼仪。
3.4 网络空间安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需要关注最新的安全技术动态和趋势,将其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
毕业要求4(问题研究):掌握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中实践工程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能够针对研究目标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基于数学、自然科学、基于网络安全专业理论基本原理,结合文献资料,调研和分析网络安全设计、开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4.2 能够基于网络安全专业理论,对实践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调研,选择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中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4.3 能够针对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实践的工程问题中具体现象、特性和问题,构建研究目标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
4.4 能够通过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实践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开发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进行模拟、仿真和预测,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能够针对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实践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开发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并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和应用相应的工具进行开发、测试和维护。
5.2 掌握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模拟仿真技术进行模拟、仿真,并掌握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预测分析方法。
5.3 能够理解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模拟仿真技术其局限性,技术漏洞和缺陷,并能够针对现代工具的局限性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使用多种工具进行互补、定期更新工具。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结合专业和行业背景知识,合理分析、评价本专业工程实践和实践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及其实施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理解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行业背景,了解国内外网络安全政策和标准,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6.2 理解应承担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社会责任,法律责任以及行业安全标准和规范。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网络空间安全工程实践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能够理解其在网络安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7.2 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网络空间安全工程实践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遵守工程职业道德与规范,能够在网络空间安全工程实践中履行相应的责任。
8.1 具有人文素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社会、文化、历史方面的知识,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8.2 理解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相关行业中诚实公正、诚实守则,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与规范。
8.3 理解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和影响,在工程实践中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或意识,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 具备基本的合作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并尊重其他成员的意见和贡献,共同推动团队的发展和进步。
9.2 能够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职责,并带领团队制定计划、决策并实施,达成预期目标。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中涉及的问题进行清晰表达、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有效沟通,具备结合本专业知识撰写书面报告和口头陈述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能够与业界同行、社会公众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沟通,理解并尊重不同的观点和需求,并能够准确、简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10.2 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撰写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书面报告,并具备在专业场合进行口头陈述的能力,能够通过讲演、报告等形式,向同行和社会公众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10.3 了解国际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需求和挑战,并能够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具备项目管理相关的管理学与经济学知识,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并能在网络空间安全工程实践中应用。
11.1 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并理解供需关系、市场分析、成本效益分析,能够在项目管理中进行相关的经济分析和决策。
11.2在多学科环境下,运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优化项目设计和开发流程。
11.3 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下,在设计、开发网络空间安全工程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的方法。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持续提高、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能力。
12.1 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够主动寻找学习资源,制定学习计划,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自我提升。理解终身学习的概念,认识到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仅限于学校教育,能够在工作、生活中持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12.2 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能够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和变化,了解行业发展的动态和趋势,能够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理念,适应行业的变化和发展。
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达成度的对应关系
关联性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毕业要求1 |
√ |
|
|
|
毕业要求2 |
√ |
|
|
|
毕业要求3 |
√ |
|
|
|
毕业要求4 |
√ |
|
|
|
毕业要求5 |
√ |
|
|
|
毕业要求6 |
|
√ |
|
|
毕业要求7 |
|
√ |
|
|
毕业要求8 |
|
√ |
|
|
毕业要求9 |
|
|
√ |
|
毕业要求10 |
|
|
|
√ |
毕业要求11 |
|
|
√ |
|
毕业要求12 |
|
|
|
√ |
三、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核心课程
信息安全数学基础、网络空间安全导论、应用密码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Linux原理与应用、数字取证技术、防火墙原理/计算机病毒原理、入侵检测与防御/网络安全编程、网络安全攻防/渗透测试技术。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Linux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数字取证技术课程设计、防火墙技术课程设计/计算机病毒原理课程设计、入侵检测与防御课程设计/网络安全编程课程设计、网络攻防技术课程设计/渗透测试技术课程设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毕业实习、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六、学分要求
需要修满16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54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10学分,基础必修课程14学分,专业必修课程18学分,专业组选课程12学分,专业任选课程12学分,应用创新实践环节40学分。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标准
(一)毕业标准
1.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和实践环节,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2.取得“五育实践育人清单”学分。
(二)学位授予标准
符合广东科技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件。
八、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1】
九、计划总周数分配表【附表2】
十、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构成表【附表3】
十一、课程设置与毕业要求支撑关系矩阵【附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