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如您所愿,承接汝志,未来可期。回首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与奋斗。
为学习先辈们的重要精神品质,计算机学院开设“党史周坛”党史人物专栏,通过对重要党史人物事迹及精神的回顾,激发广大青年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主动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去,用无私书写无悔的青春,用奉献谱写生命的乐章。
王会悟(1898年7月8日—1993年10月20日),生于浙江省桐乡县。1918年到湖州湖郡女塾攻读英语。1920年与李达结为伉俪。1921年7月中共一大会议在上海召开,王会悟参加了大会的筹备、会务和保卫工作。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见证人,中共“一大”唯一的女性参与者。
1898年7月8日,王会悟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
1918年,王会悟到湖州湖郡女塾(现湖州二中)攻读英语。在校期间,她经常阅读《新青年》杂志,并给主编陈独秀等人写信,表示赞成提倡白话文,拥护《新青年》所宣传的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
1919年,她前往上海寻求妇女独立解放的途径。经上海学联介绍,被黄兴夫人徐宗汉安排到上海女界联合会做文秘工作。在这里她结识了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留日学生总会代表、湖南人李达(当时李达回国办事,与女界联合会有工作联系)。1920年两人结为伉俪,婚礼在陈独秀家的客厅里举行。
1921年7月中共一大会议在上海召开,王会悟作为中国第一批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参加了大会的筹备、会务和保卫工作。大会期间,由于密探闯入,会议必须另选地点。王会悟立即建议到嘉兴南湖去继续开会。与会者采纳了她的建议,在嘉兴南湖红船上,完成“一大”所有议程,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
1922年底,李达应毛泽东之邀到湖南自修大学主持教务,王会悟随往,并在该校附属中学教英语。在大革命失败后,她化名王啸鸥,组建笔耕堂书店,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
1933年至1937年,王会悟夫妇移居北京;1944年,抵达重庆。
1945年,毛泽东去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王会悟参加了重庆妇女界欢迎毛泽东举行的大会,会后受到毛泽东的单独接见。
1946年春,王会悟自重庆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养病。
1949年5月乌镇解放,王会悟北上与丈夫团聚,被安排在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工作。
1993年10月20日18时25分,王会悟病逝于北京,享年96岁。
一、在中共“一大”会议筹备阶段,王会悟承担大量会务准备工作,为一大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后勤保障基础。
二、在会议召开阶段,王会悟承担了安保工作,关键时刻献计献策,成为一大南湖续会的倡导者。
三、在南湖续会阶段,王会悟承担了转移代表、后勤和安保工作,确保了中共一大全部议程的完成。
四、王会悟参与创办了在中共领导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学校,此学校在当时也成为党的一个秘密联络点。
五、她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妇女解放的进步刊物《妇女声》半月刊。
六、新中国成立后,王会悟凭借良好的记忆,为中国共产党编写早期党史,提供大量口述资料,成为重要的党史知情人和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