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如您所愿,承接汝志,未来可期。回首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与奋斗。
为学习先辈们的重要精神品质,计算机学院开设“党史周坛”党史人物与战役故事专栏,通过深度回顾重要党史人物的光辉事迹,生动讲述那些震撼人心的革命战役、感人肺腑的军民故事,激发广大青年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主动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去,用无私书写无悔的青春,用奉献谱写生命的乐章。
历史背景:革命低潮,探索新路
思想条件:
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工农革命军在宁冈砻市胜利会师。会师后,两军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此次会师壮大了革命武装力量,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推动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实践,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社会条件: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了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队伍,来到了湘南地区。在中共湘南特委和当地农军的组织领导和配合下,发动了湘南武装起义。
3月,在永兴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
3月底,由于湘、桂、粤军的三路“协剿”,起义农军难以在湘南立足。为保存革命力量,除留一部分武装继续坚持斗争外,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农军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转移。3月下旬,毛泽东率领部队在汝城一带击溃了尾追湘南起义的敌军。
4月在酃县的十都与朱德见面:在毛泽东率部的掩护下,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于4月中旬抵达江西省宁冈县的砻市,与毛泽东统率的井冈山部队胜利会师,这就是有名的井冈山会师。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为政治部主任。开始编两个师,一个教导大队,旋即取消师部,改为6个团由军部直接领导。全军万余人,枪两千余支。接着在宁冈召开了中共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第四军军委,毛泽东任书记。
5月4日,在砻市广场举行会师大会,正式宣布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建立(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
起义过程:革命力量的胜利会合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来到湘南地区,发动了湘南起义,并建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3月底,由于敌军三路“协剿”,起义部队难以在湘南立足,朱德、陈毅决定率部向井冈山转移。
与此同时,毛泽东派何长工、毛泽覃等人前往湘南与朱德部队联系并接应。4月中旬,朱德、陈毅率领部队抵达宁冈县砻市。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在宁冈砻市胜利会师。
会师后,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
5月4日,两军在砻市广场举行会师大会,正式宣布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成立。
会师先锋:星火汇聚的革命魂
井冈山会师前夕,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毛泽东、朱德、陈毅,怀揣着对革命的坚定信念,为会师的成功,不辞辛劳地奔走着。毛泽东在井冈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朱德、陈毅在湘南地区发动起义,带领部队在敌强我弱的困境中奋勇前行。他们四处联络,秘密筹备会师所需的物资与力量,一心只为汇聚革命的洪流。
然而,革命的道路从不平坦。湘南起义的部队在敌军的重重包围下,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在枪林弹雨中艰难突围,形势危急。与此同时,毛泽东也在井冈山密切关注着局势,积极筹备接应。
在这一关键时刻,何长工、毛泽覃等联络人员肩负重任,穿梭于湘南与井冈山之间,为两军的会师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他们的努力如同黑暗中的灯塔,照亮了会师的道路。
终于,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宁冈砻市胜利会师。两军将士汇聚一堂,欢呼声响彻云霄。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在会师大会上发表讲话,他们的声音激昂而有力,鼓舞着每一位战士的心。
会师后,两军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他们的合作如同钢铁般坚固,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力量。
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人的革命精神,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那个黑暗的时代。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信念,深深地震撼和感动着每一个人,成为了激励无数人投身革命的精神源泉。
重大意义:中国革命的关键转折
井冈山会师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具有深远意义。它成功地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及湘南起义部队汇合,极大地壮大了革命武装力量,巩固和发展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会师后,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等人的领导下,逐步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同时,会师保存和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推动了人民军队的建设,增强了革命信心和斗志,为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