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我院创新创业竞赛水平,打造高质量参赛项目,培育优秀创新创业团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教研室精心筹备,特邀创新创业学院资深导师郑辉华博士,于4月3日上午9:00在创新创业学院L5-808会议室成功举办了一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专项培训会。
培训会上,郑博士凭借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大赛的核心要点。在赛事规则剖析环节,他详细解读了各个赛道的具体要求、评审标准以及差异化的评分细则,让同学们清晰地了解到评委的关注点,为项目的优化指明方向。比如在高教主赛道的新工科项目中,创新性和技术可行性是关键评分点;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则更看重项目对社会服务和乡村振兴的实际意义。
在高教主赛道解析环节,郑博士指出,参赛项目类型涵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以及“人工智能+”。其中,新工科类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新医科类关注现代医疗技术、新药研发等。以近5年获奖情况来看,融合前沿技术且解决实际痛点的项目更受青睐。谈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郑博士表示,此赛道注重项目的社会价值,鼓励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以创新实践服务乡村振兴、社区发展等。项目要以解决社会问题为核心,像往届金奖项目“乡村文旅创新发展”,通过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文旅产品,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
最后,郑博士进行了PPT撰写培训。他强调,PPT是项目的门面,要逻辑清晰、内容简洁、设计美观。封面需突出项目主题和亮点;目录要清晰展示项目框架;主体内容中,项目背景阐述痛点,解决方案突出创新,市场分析展示潜力,团队介绍彰显实力。同时,文字避免过多,多运用图表、图片增强视觉效果,色彩搭配要协调,整体风格保持一致。
培训尾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教研室专业建设负责人孙玉明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孙老师表示:“郑博士的培训内容详实、针对性强,从大赛规则到赛道分析,从案例分享到要点解读,为同学们梳理出清晰的备赛脉络。通过这次培训,大家对大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明确了自身项目的改进方向。”最后,孙老师代表计算机学院全体师生,向郑博士表达了诚挚的感谢,感谢他抽出宝贵时间,为计算机学院学生带来如此精彩且实用的培训,助力同学们在创新大赛的征程上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