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如您所愿,承接汝志,未来可期。回首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与奋斗。
为学习先辈们的重要精神品质,计算机学院开设“党史周坛”党史人物专栏,通过对重要党史人物事迹及精神的回顾,激发广大青年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主动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去,用无私书写无悔的青春,用奉献谱写生命的乐章。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与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为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韶山一个农民家庭。
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
1920年11月,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1921年7月,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6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
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
1925年冬至1927年春,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
1928年4月,同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任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
1930年5月,写《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11月27日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1934年10月,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
1935年1月,长征途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1937年夏,写《实践论》和《矛盾论》。 抗日战争开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努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
1938年10月,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在抗日战争时期,发表《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
1943年3月,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5月,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生产运动,度过严重的经济困难。
1945年4-6月主持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毛泽东同朱德、周恩来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积极防御,集中优势兵力,逐个歼灭敌人。
1947年3月-1948年3月,同周恩来、任弼时转战陕北,指挥西北战场和全国的解放战争。
1949年3月,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并作重要报告,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的各项基本政策,号召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950年6月,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1950-1952年,开展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其他民主改革,开展了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和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任职至1959年4月。
1956年4月,作《论十大关系》讲话,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初步的探索。
1957年2月,毛泽东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1958年5月,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7月,主持召开庐山会议。
从1960年冬到1965年初,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初步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使国民经济得到比较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1966年5月,发动“文化大革命”运动。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一、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了长期的革命斗争,终于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创建了新中国。
二、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三、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开始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艰辛而曲折的探索。
四、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对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作了不懈的探索。
五、奠定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作了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