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如您所愿,承接汝志,未来可期。回首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与奋斗。
为学习先辈们的重要精神品质,计算机学院开设“党史周坛”党史人物专栏,通过对重要党史人物事迹及精神的回顾,激发广大青年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主动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去,用无私书写无悔的青春,用奉献谱写生命的乐章。
陈翰章(1913年06月14日~1940年12月08日),吉林敦化人,满族。
1932年,19岁的陈翰章弃笔从戎加入了救国军,开始了与侵略者死战到底的铁血生涯。“九一八”事变后,陈翰章参与组织反日爱国宣传活动。1932年8月陈翰章参加吉林中国国民救国军,任总司令部秘书长,参加攻打宁安县城的战斗。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时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的陈翰章率部与日军作战。由于叛徒告密,陈翰章和战友被敌人包围,最终牺牲,年仅27岁。侵华日军残暴地将陈翰章的头颅割下,浸泡在福尔马林液中,保存在当时伪满州国首都新京(今长春市)的“大陆科学院”。
2013年4月,翰章诞辰一百周年,烈士头颅被迎回吉林省敦化故乡身首合葬。
陈翰章14岁时以全县最小年龄考取了私塾教员考试的第四名。1927年陈翰章入敦化敖东中学读书,学生自治会负责人。陈翰章17岁时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毕业成为小学教员。
1932年,19岁的陈翰章弃笔从戎加入了救国军,开始了与侵略者死战到底的铁血生涯 。春季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经人介绍到王德林统领的救国军司令部工作,得以结识在救国军任参谋长的抗战名将周保中。在周保中的培养教育下,陈翰章进步很快。入伍不久,即任战地鼓动队长。
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日联军后期领导人之一 。年仅20岁的陈翰章已升任救国军总部秘书长,并已成为地下党员。
1934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第二师参谋长、代师长。陈翰章调到党领导的宁安工农义务队任政治指导员。坚持宁安、穆棱、敦化、额穆、汪清、珲春以及中东铁路东段以南地区,确保与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联系通道,同时衔接北满和南满各抗日联军的情况沟通,以达到全东北配合作战的目的。
1936年,陈翰章调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第二师参谋长、代师长。在陈翰章的率领下,第二师与第五师配合,在宁安县团山子与伪军战斗,毙敌40余名。5月,在镜湖南部与日寇佐藤部队激战,击毙佐藤留次郎以下10余官兵。同月,又在宁安县烟筒沟袭击伪警察队31人,将其全歼,缴获轻机枪一挺、步枪28支。被日寇称为“最为显著”的“有力之匪”。为了消灭陈翰章所部的抗日武装,敌人玩弄政治阴谋,驻宁安的日本宪兵队要求会见陈翰章。经第五军军部批准,陈翰章在唐头沟东山接见日本雄谷太郎。雄谷建议抗联与日军合作;或者不愿合作,将部队移出三江地区,保存实力,以待时机云云。陈翰章义正辞严地回绝了日寇的条件,并警告雄谷,不要再当军国主义分子的鹰犬,否则,再以相逢,杀不赦。
1938年5月,在中共吉东省委的领导下,陈翰章率第二军第五师与抗联第四、五军等部开始西征。陈翰章率部由牡丹江南下,直捣正在修建的镜泊湖水电站。7月初,焚毁了工程事务所,解放了大批中国劳工,致使日本侵略者苦心经营数年的水电站,仅开工半年,就受到严重破坏,被迫停工。
1939年7月,第二军第四、五师合编组成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陈翰章任方面军指挥。不久,即取得大沙河战斗的胜利。大沙河战斗,历时4天,共打死、打伤和俘虏日伪军500多人,缴获轻机枪7挺、步枪300余支,及大批军用物资。
1939年之后,陈翰章率领抗日健儿驰骋沙场,屡立奇功,打得日寇及伪军心惊胆裂,日夜不宁。
1940年12月8日夜,由于叛徒出卖,敌人调集重兵包围了陈翰章所部的驻地湾沟村。陈翰章孤身一人与敌人对峙。敌人企图软化英雄,提出优厚条件让陈翰章投降,陈翰章不为所动,终于慷慨殉国。
主要贡献
1. 杀敌数千:在镜泊湖畔、长白山麓,到处留下了陈翰章率部与日寇浴血苦战的足迹。许多敦化的老人,至今仍在传诵着陈翰章将军寒葱岭大捷、智取额穆警察署、攻占安图县大沙河之战的赫赫战功,他率部战斗在吉林、滨江、牡丹江、间岛、通化、东安六地,是插在日军心脏的一把尖刀。陈翰章身经百战,是杨靖宇将军的得力助手,杨靖宇牺牲后,陈翰章将军率抗联一路军第三方面军坚持斗争,在抗联的抗日战争最危急最低潮时,他仍然不肯撤退。
2.英勇不屈:1940年12月8日早晨,陈翰章在湾沟村刚和战士们用雪水煮了一点麦子吃,就被叛徒带来的敌人包围。为掩护4名女战士突围,陈翰章与所部仅存的十几名战士与百倍之敌展开力量悬殊的生死决战。在接连击退日伪军四、五次进攻之后,战士们纷纷倒下,只剩下陈翰章孤身一人与敌人对峙。“陈翰章,投降吧!给你大官做!”敌人以高官厚禄劝他投降,“我死也不当亡国奴!”陈翰章用子弹回答敌人。战斗到最后,他的右手和胸部都负伤,扑倒在雪地上。他又顽强地靠着一棵大松树坐了起来,准备用左手射击。敌人冲上前去夺去了他手中的枪,他仍痛骂敌人,敌人用刺刀剜出了他的双眼。陈翰章鲜血流尽,英勇牺牲,年仅27岁。
主要影响
陈翰章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著名将领。他战斗的足迹踏遍了镜泊湖畔跨越吉、黑两省的广大山区。在那里,他指挥抗日游击健儿们,歼灭了数不清的日伪军。为中华民族立下了赫赫战功。
敦化市第一部大型纪实舞台剧《陈翰章》在敦化市影剧院进行首次试演,取得成功。该剧真实展现了年轻的陈翰章在“九一八”事变后,带领抗联战士转战黑龙江、吉林两地英勇杀敌的事迹,以及因叛徒告密,宁死不屈,以身殉国的故事。
清清的镜泊湖畔,至今回响着人们耳熟能详的歌颂陈翰章的民谣:“镜泊湖水清亮亮,一棵青松立湖旁,喝口湖水想起英雄汉,看见青松忘不了将军陈翰章。”陈翰章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他的名字和英雄业绩必将代代相传,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行。
2013年6月14日,是陈翰章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日。6月13日,“陈翰章将军身首合葬暨公祭仪式”在吉林敦化陈翰章烈士陵园举行,让抗联名将陈翰章得以在百年诞辰之际在家乡的土地上安眠。此后,陵园将对外开放,供人瞻仰烈士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