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上午8点半,6-502教室,2021级智能科学与技术新生职业规划与学习方法讲座准时开始。该专业负责人夏红星博士身着一件浅绿T恤衫,精神十分饱满。博士进行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后,带着同学们开启了未来智能世界之旅。
以国内极受人尊敬的高科技企业华为的探索为例:三十多年前,华为把电话装到每一个家庭,丰富人们的沟通;十多年前,把网络通到每一个角落,共建全联接世界;今天和未来,华为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华为人坚信,一个波澜壮阔的智能世界正在加速到来。“由于华为关于通信设备和手机发展的预测精准,加上各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智能世界。在坐的同学都是学智能科学的,因此在这个智能化的浪潮前,你们会成为那些弄潮儿!”博士肯定地说。同学听闻此言,一边庆幸自己的选择,一边对自己的未来多了几分期待。
接下来博士谈起智能科学与技术怎样改变未来的世界:
在健康方面 到2030年,通过对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数据的建模计算,我们将能实现主动预防,从“治已病”到“治未病”;借助物联网、智能科学等,让未来的治疗方案将不再千篇一律。 在饮食方面 到2030年代,利用诸如“垂直农场”这样的新种植模式,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数据来打造不受气候变化和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可全球复制的智能农业形态,普惠绿色饮食;通过3D打印,还可以获得符合个人健康需求且口感最佳的人造肉。而今天,中国科学家已经成功用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成功合成淀粉,意味着十年后有可能实现粮食的工业生产。 在居住环境方面 到2030年代,我们有可能在零碳建筑中工作和生活。利用下一代物联网操作系统,加上居家和办公环境的自适应,实现有美妙新交互体验的智能空间。 在出行体验方面 到2030年代,有了自动驾驶技术的低碳能源汽车,能让我们拥有专属的移动智能空间;新型的载人飞行器不但能提升应急救援效率,降低应急物资的运输成本,甚至还能改变我们的通勤方式。
通信网络2030:立体超宽的智能联接将无处不在
从联接百亿人到联接千亿物,通信网络2030将具备六大特征:智能原生、立体超宽、确定性体验、通信感知融合、绿色低碳和安全可信。
数字能源2030:全面低碳化、电气化、智能化转型
未来十年,我们将进入数字能源时代,全面推进低碳化、电气化、智能化转型,形成一朵“智能能源云”。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2030:数字世界将进入每一辆车
电动化+智能化的不可阻挡,ICT与汽车产业的融合成为趋势。抓住智能化趋势,汽车产业将迎来智能驾驶、智慧空间、智慧服务和智能生产的大发展。
计算2030:多样性计算将无所不及
今天一部智能手机的算力,已经远远超过1980年代银河巨型机的算力。预计到2030年,人类将进入YB数据时代,全球通用计算算力,将达到3.3ZFLOPS,AI算力将超过105ZFLOPS,增长500倍。 总之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无缝融合,人与机器实现感知、情感的交互;AI无所不及,千行万业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
充分论证与描述了未来世界将是一个充满魅惑的智能世界后,博士话锋一转,问:什么是规划?字面上看是规则与计划,政府层面的规划有法律效力,有强制性。因此个人职业规划就是个人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定的规则与计划。与政府的比较没有强制性,靠自觉。职业规划的意义在于让自己明白未来想做什么,给自己预设目标,进一步制定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
那么未来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职业选择有哪些?
首先是继续深造:由于本科生仅仅涉猎了智能科学的浅表层,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而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而且掌握了信息与计算科学的方法与技能,因此继续深造的可选择领域非常广泛,既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专业、信息科学、自动控制、金融等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也可以攻读具有行业特色且与信息与计算关系比较紧密的某些专业的硕士学位。“首推深造的原因是这要求你不仅需要学好专业课,还必须学好数学和英语。”博士强调。
其次进入IT企业:本专业的毕业生进入IT企业是主要的就业方向。可以在这些企业非常高效地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等工作。由于信息产业的高水平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技能”,关键还要具备将实际问题提炼为计算问题以及求解该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优势所在。
再次是科研单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工作,也可以凭借其出色的人工智能能力和计算能力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然后特别指出的是金融行业:股市、期货、汇市、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目前很多大基金经理已经开始进性“量化操作”,就是借助AI操作。
还有其他特色行业的就业:比如工业企业的机器人开发,地质、天气、天文、蛋白质探索等的AI运用。
还可以创业,最难也最有前途。本专业学生可以用所学开发的AI运用形成产品,作为创业的技术基础。
每个行业每个岗位都是极富竞争力的。但是具体到个人,必须完成培养目标才有去实现的可能。为此首先要认真听课,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并且尽可能将自由支配时间用到学习上。提升学习成绩,争取拿到奖学金。其次,多参与活动,如实习与竞赛。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初步积累编程经验。在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更应该多参与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取得丰富的经验。为此,争取到软件公司实习,参加各种竞赛活动,争取获得各种奖项。
讲座的最后,博士又送了几句话给每个同学:
自我管理是学习的最大挑战
规划进度的完成依赖于持之以恒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