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朋辈学生干部明确工作定位,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朋辈学生干部在实现心理育人工作中的作用。5月24日下午,育心成长工作站就“如何发挥朋辈学生干部在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中的作用”于3-507组织开展了一场茶话会。本次茶话会,我们邀请到了财经学院心理专项指导老师陈兰兰、陈维健、姚晶老师,各级心委代表以及朋辈心理互助部专项志愿者进行共同探讨。
Part 1
在正式开展茶话会之前,老师首先对与会人员表示欢迎,对组织本场活动的朋辈干部进行了肯定。陈兰兰老师指出,目前国家对心理工作建设越来越重视,因此我院构建了“院—班—宿”三级架构,建立了从学工院长到宿舍心灵关怀员的“五级危机预警网络”,基于此,三位老师也希望各位同学可以就工作、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开展讨论,共同解决大家的困惑,再次阐明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参会的各位小伙伴也针对自己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老师进行探讨,寻求更加高效、实用的朋辈助人技巧。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
到场的小伙伴提出了什么问题
老师又怎么进行解答吧
Part 2
问答交流环节
问
难以及时发现同学们心理危机,如何解决
答
学院会定时组织“院—班—宿”三级心理关怀员参与有针对性的、易操作的对点培训,提升心灵关怀员的自身专业能力以及反应灵敏度。
问
自己发现同学存在反常行为,若直接反馈给辅导员,会不会影响彼此关系?
答
首先需要明确该同学的异常行为是否涉及生命危险,若涉及生命危险时需要我们突破保密原则,直接、及时向辅导员反馈;反之,则可以自行观察,从侧面关注,了解对方是否需要相关专业咨询的介入。
在小伙伴们与老师们
共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之余
老师也抛出了几个
日常工作中会出现的情境
借此了解同学们的解决方法
Part 3
陈兰兰老师就“如何识别心理危机?”这一问题为同学们进一步明确心理危机识别的征兆。
把握关键时点
老师指出“两周”是一个关键时点,情绪低落、闷闷不乐等消极情绪持续两周以上的同学需加以关注;经常性旷课、挂科数目多、发生重大事件以及人际关系发生变动的同学也需要特别关注。若涉及睡眠问题,需要进行时间节点的辨别,前半夜入睡难是焦虑情绪问题,后半夜易惊醒为抑郁情绪作祟。
拒绝病耻感
陈老师也提到要拒绝病耻感,需要服药的同学不得因为药物副作用就自行停药,若有需要专职心理医生帮助的,可前往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咨询。
姚老师通过设置“当你在朋友圈看见好友发布了关于轻生等消极言论后,你会做何反应?”这一情境,让同学们进行了思考与讨论。
不少同学都表示会对其进行安慰,或私聊对方询问其发此消极言论的原因。对此,老师首先肯定了大家的出发点,但也对同学们的做法进行了优化。
姚老师提出,面对疑似求助信号的语言,我们必须杜绝戏谑生命的行为,同时第一时间找到其本人并及时联系辅导员进行解决。
Part 4
活动最后,老师们通过之前处理过的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中总结出了几点经验:
突破保密性原则
一旦发现身边同学出现心理危机情况,凡涉及生命,必须突破保密性原则,及时上报辅导员,依靠专业力量解决。
要有高度责任心
对于有心理危机的同学在必要时需要进行全程陪护,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干部都需要有高度责任心,打起精神,认真对待。
打铁还需自身硬
要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有意识地提升自我心理专业知识素养,提高敏感度,树立“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意识,做到主动学习、主动靠近、主动观察。
争做科普先锋
要做好心理知识的科普工作,从同学们的需求出发,分享专业知识,提高同学们对心理科普知识的兴趣,才能扩大受众面,让更多的人学习到心理知识。
本次茶话会圆满结束。老师们希望朋辈干部们能够在此次活动中有所收获,能够高效、有序地将探讨得出的方法运用在日常工作中,在日后能持续发挥朋辈互助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