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生命健康是学生工作的基础与重点,心理问题又是影响学生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辅导员学习《精神卫生法》,能够在处理问题时做到有法可依,使具体的处理行为更合法、合理。
此外,结合学期末学院工作重点-学费清缴过程中出现的困难,财经学院于2021年12月8日上午9点在2-409教室召开第四期“辅导员学习沙龙”活动。此次沙龙由张春苗老师主持召开,财经学院党委副书记、学工院长叶梓及全体辅导员共同参与。

此次沙龙分为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
财经学院心理分管老师陈兰兰带领全体辅导员集体学习《精神卫生法》中的重要法律条文。
第二环节:
财经学院辅导员梁日华、李小杨、梁莹进行学费清缴过程中疑难点解答及相关的育人经验分享。
针对沙龙活动的第一环节,陈兰兰老师围绕“精神障碍类”这一话题展开,详细地对精神卫生法的相关条文进行解读。首先,她从概念角度对“精神障碍”进行解释。精神障碍,指由各种原因(生物、心理、认知、也可能是家庭社会的原因)引起的感知、情感和思维等精神活动的紊乱或者异常,导致患者明显的心理痛苦。
症状主要有以下表现:视觉、听觉出现异常,情绪情感或低或高,思维不合逻辑、不合实际。严重的精神障碍,会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不能处理自身事务。
接下来,她指出精神卫生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高校利用心理测评结果进行识别该类学生,同时借助心理健康课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心态,预防精神障碍类疾病的发生。
此外,学校还需要建立从学生生活、学习、交往和身体状况中“早发现、早治疗”的机制,帮助学生及时就医。
对于精神障碍类学生的治疗,应完善家校联系机制,学校如实反馈学生的精神状态,联系学生监护人尽早送患者学生到专门医院进行治疗,以有效控制病势恶化,帮助学生早日恢复健康。
陈兰兰老师不仅逻辑清晰,也注意与在场的辅导员互动,从而调动了辅导员们学习的积极性,各位老师神情专注,认真聆听,生怕错过关键信息。紧接着,沙龙活动进入第二环节-学费清缴过程中的育人经验分享。
梁日华老师根据所带学生的真实案例进行分享,他在核实清楚学生欠费的具体情况后,不仅帮学生成功追回学费,而且对学生进行了深刻的诚信教育,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错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梁老师的有勇有谋让在场的同事们也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随后,李小杨和梁莹两位老师从召开主题班会提前明确缴费义务、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家庭情况等角度进行经验分享,他们以真实的案例作为切入口,更凸显工作方法的可借鉴性。
沙龙活动逐渐进入尾声,财经学院党委副书记、学工院长叶梓做了总结。她称,通过此次沙龙,对我院辅导员团队有三点深切感受:
一、做事情有态度
此次沙龙活动的四位主讲嘉宾都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甚至准备了文字稿,可见对学生管理工作和沙龙活动的重视。
二、带学生有担当
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心思单纯,想法和做法比较稚嫩,容易受社会人士的不良诱导,辅导员老师在得知学生利益受损时要敢于担当、敢于为学生维护利益。
三、做工作有思路
学生管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分阶段推进,每一阶段的工作都要稳扎稳打,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至此,财经学院第四期“辅导员学习沙龙”活动顺利结束,相信在学院领导和全体辅导员的齐心协力下,财经学院的学生工作能够做得更有成效、更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