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对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号召,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4年7月11日,广东科技学院管理学院谈萧院长带领43名骨干教师前往香港,开启为期五天的国际化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研修活动。本次活动由广东科技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和管理学院联合组织,旨在深化国际交流,赋能教师成长,促进粤港两地高校合作。
深化合作,共创未来:莫家豪教授在开营仪式致辞
在开幕仪式上,香港恒生大学常务暨学术及研究副校长莫家豪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强调:“本次活动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期待通过知识的交流与碰撞,加强两地教师之间的沟通对话,共同探索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路径。这不仅是一次学习之旅,更是一次深化合作、共同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契机。”
管理学院院长谈萧教授介绍了本次研修活动的背景和意义,他指出面对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双重挑战,高等教育机构必须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方法,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他希望通过此次研修活动,能够促进两地教师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强化数智化技能,赋能教育未来:廖逸博士解锁AI教学新模式
香港恒生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廖逸博士带来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时代下管理学科的创与变”的主题讲座。她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AI领域的一大亮点,其强大的文本生成、图像创作和数据分析能力,为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可能。通过将这些技术融入课堂,教师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定制、学习路径的智能规划以及教学效果的即时反馈,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深化对标学习,促进管理创新:香港岭南大学的博雅教育
香港岭南大学作为亚洲博雅大学联盟的创始成员和世界博雅学府联盟的认证会员,其博雅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在学术界和教育界享有盛誉。岭南大学研究生院副总监刘静博士介绍博雅教育理念及实施路径(专业知识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国际化导向、体验式学习)。岭南大学研究生院客席高级讲师李凤仪老师指出:未来的高等教育中,全球化的影响将促使人才培养更加重视国际合作和跨文化能力。通过集成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应用、跨学科教育模式及终身学习等途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岭南大学书香满溢的图书馆,见证了知识的传承与创新;而乐龄科技体验馆,则展示了科技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让教师们亲身体验到先进设施对教育教学的强大助力。
拓宽国际视野,引领教育创新:香港高等教育的实践经验
莫家豪教授以“推动国际高等教育枢纽:香港经验”为主题,分享了香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枢纽作用。他指出,在充满挑战的时代背景下,审视博雅教育的意义时,不应仅仅局限于其提升就业能力的外在作用。高等教育在更深层次上,扮演着强化个体社会化进程与促进自我主体化发展的独特角色。通过对高等教育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促进共同福祉的深刻反思,从而引领教育向着更加全面、包容与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香港岭南大学环球教育总监许声浪博士聚焦于“强化学生国际化教育:挑战与机遇”,分享了大学推动国际化的原因、国际化的内涵以及实现路径。国际化对于学生和大学同等重要,实施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自上而下设立统筹管理机制及各部门间的协调,建立多元文化及语言的学习环境、提供支持学习的课程框架、加强学术和教学方法交流、鼓励学生与本地、区内及海外等多元文化社群共融。
香港恒生大学图书馆馆长郑世福先生及其团队介绍了香港恒生大学图书馆及学生支援体系。这些设施和服务为学生提供了优质学习资源,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香港大学作为亚洲乃至全球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其教学和研究水平在多个领域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管理学院骨干教师研修团到香港大学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校园环境,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给教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教师们从香港大学的成功经验中汲取灵感,思考如何将国际化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和研究中去,以推动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和学院的长远发展。
博雅+专业,全人教育理念:香港恒生大学的实践案例
香港恒生大学学生事务处助理总监黄芷茵女士及其团队介绍了香港恒生大学在博雅及全人教育领域的实践案例。她强调恒生大学遵循“博雅+专业”的模式,致力于培养满足社会及全球需求、具备高度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未来领袖。在恒生大学,实践与创新被视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创新创业活动和社会实践,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香港恒生大学共有四所住宿书院,每所书院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特色,多元文化主题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健康生活主题书院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社区联系及服务主题书院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可持续发展主题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组织环保活动、开展环保教育等方式,让学生关注地球未来,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活动让教师们拓宽了国际视野,完善了教育理念,激发了创新思维,提升了数智化技能及教育管理能力,为学校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