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4月13日,物流管理教研室组织召开了教学能力提升系列活动之一的教学设计优化分享会。本次会议围绕如何优化教学设计并更好的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思政元素,由李树平教授作了经验分享。
李树平教授以《物流学》课程为例,以引入中国疫苗的“海外旅行记”、2021年中欧班列开行打通亚欧供应链、100%自研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筑牢粮食供应链、苏宁物流共享快递盒、国家助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政策、中东最大的仓储疫苗中心50%疫苗来自中国等思政元素为例,介绍了如何在教学中合理的把相关知识点与思政案例有机结合,作到润物细无声的开展思政教学。
首先,围绕什么是物流这个知识点,结合新冠疫情下中国出口疫苗到世界各地,体现大国风范的事实,引导学生围绕物流的基本概念展开讨论,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信和自豪感。
其次,结合包装的知识点,通过苏宁物流共享快递盒案例,引导学生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特别是保护环境,学生要身体力行,提倡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新中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三,在设计国际运输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围绕俄乌战争爆发,对中欧班列产生了影响,展开在进行物流决策时如何让运输更加高效的讨论,引导学生要珍爱和平,共建美好家园。
第四,在设计物流系统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由原来的惠普库存管理的系统化思想、亚马逊公司的困惑等案例,改为京东地下物流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案例,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中国科技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坚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科技强国的信心,引导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不负韶华,不负青春。
本次教学设计优化分享会,李树平教授结合自己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的实际经验和体会,引导各位老师根据课程目标等教学要素,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开放式地探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功能,进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能从课堂上汲取到更多正能量,让教师成为了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