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一搜校园网贷陷阱案例,就出现了上万条相关结果。为何近两年来校园网贷不断被重视,却越来越多学生陷入其中?“你为什么要选择对学生进行诈骗?”“因为他们阅历浅,好骗!”这是某高校“校园贷”庭审现场,诈骗者所回答的一句话。那么,诈骗者们都是怎么欺骗学生的呢?
套路一:以好处为诱饵,引诱贷款。诈骗分子在大学校园内以“给好处费”为诱饵,让大学生以自己的名义在网贷平台贷款,事后给大学生几百元至数千元不等现金作为“好处费”,并承诺所有贷款均由自己来还,与帮其贷款的大学生毫无关系,然而一但贷款成功,便人间蒸发。
套路二:发布虚假广告,骗取押金。诈骗分子一般在搜索引擎上大量散布虚假网络贷款信息,待大学生搜索到该公司信息后与其联系,便伪造贷款合同,并要求大学生缴纳数千元的保险金,有些还会继续以信誉不足等为由,多次要求学生向其转账。
套路三:骗取学生信息,迅速转账。诈骗分子还会先通过各种手段,如制作虚假贷款申请表获得大学生手机暂时使用权、银行卡以及个人信息,将银行卡与自己的微信、支付宝等绑定后再交还学生,并以该大学生名义在网贷平台多次办理大学生贷款,时刻关注到账信息,一旦到账迅速转移,随后销声匿迹。
套路四:谎称“黑户”漏洞,套现分红。诈骗分子谎称大学生分期贷款可以操作为银行内部的“黑户”,从而不用还款,可以利用这一软件漏洞赚钱。这种主要方式主要是让大学生分期贷款购买高端电子产品后再低价出售,套现后诈骗分子成功“分红”,事后贷款平台催大学生还款时,“大忽悠”已不知去向。
面对骗子的重重陷阱,同学们应该如何应对?1、保护好个人的身份信息,无论是身份证、学生证还是支付宝、银行卡账户,都不宜随便透露给他人,哪怕是学校的熟人(包括老师、师兄师姐、室友等);2、正规公司都有正规流程,放贷之前就要求交纳费用的贷款公司统统可计为骗子公司,请不要相信;3、购物分期需量力而行,且要综合比较,同时切忌以贷还贷;4、以贷款培训作为入职前提的公司也可直接列为骗子公司,可上工商局查询;5、无论在任何场合之下,都要谨慎充当担保人,否则要承担贷款连带责任。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