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学历。任教17年来,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就业先进个人”“教学科研能手”“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教学名师”等;先后主持教科研课题有7项,在省级和国家级期刊中发表学术论文有20余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获得三等奖、“中华形象杯”大赛获得铜奖和优秀奖、广东省“南粤杯”服装技能竞赛中获得了金奖、银奖、铜奖等。
在担任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期间,在专业带头人的带领下,积极组织团队推动专业建设,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建设成为省级特色专业。该专业也是我校第一个省级特色专业,在艾瑞深校友会2022年排名全国应用型专业第9名(广东第2名),为五星级专业,同时也是校级一流专业、校级示范性专业以及IEET工程教育认证建设专业。
两代从教 诲人不倦
陈思云老师的父亲曾是一名乡村学校的校长。受到父亲职业的深刻影响,她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毕业后,陈思云老师并未能如愿进入学校工作,暂时选择了先就业。但想当教师的心愿仍然十分坚定,她不忘留意机会。有心人天不负,或许是命运的安排,陈思云老师看到广科的招聘信息,立马就投了简历,通过层层选拔,成功加入广科的教师行列,在广科一教就是17年。
教学方式多样 注重创新与思考
作为一位拥有着17年教学经验的老牌教师,陈思云老师始终保持着积极年轻的心态。课上,她是积极寻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老师;课下,她又是大家口中亲切的“云姐”,深受同学喜爱。
相对于课上授课、课后完成作业的常规模式,陈思云老师一直乐于探索每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她会发布多样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去选择性的完成,或者通过校内外竞赛去加强学生对基本功的练习,又或者参与校企活动以及在学校举办类似“艺启缝”的专业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身专业素养。她十分注重创新方面的培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多方面领域当中去。
深耕课程建设 推进专业建设内涵发展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在担任教研室主任期间,陈思云老师一直积极参与专业建设,通过引进优质的师资力量,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成果,做好、做强、做精创新班,使之成为教学示范……积极深耕课程建设,其中《立体裁剪》课程成为我校第一个省级在线开放课程,《服装工艺基础》被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当回忆起当时申报省级一流专业和IEET工程认证的细节,她直言“遇到很多困难” ,面对海量的资料收集与提取,“那段时间就像打仗一样” 陈思云老师感慨说道。每个人都在紧张却又默契的共同完成这件事情,遇到不懂的问题就相互沟通及时解决。“回想起来还是蛮感动的”,当陈思云老师在电脑屏幕前按下提交键的时候,喜悦感油然而生。
师生情谊 暖暖恳切
课堂上是良师,课堂外则是益友。多年教学生涯中,陈思云老师一直和同学们相处融洽,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云姐”。还记得在某次的课程结课,她希望同学们能够给予这门课程相关反馈。让她没想到的是,几乎全班同学都写了课程收获及建议的反馈纸条。陈思云老师言语中露出一丝自豪地说:“我收到的都是赞扬的比较多,所以当看到这些纸条的时候,确实蛮欣慰的。”就在前不久的教师节,已经毕业了十几年的学生也给她送上了祝福。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能被学生一直记住,对陈思云老师来说是一件无比开心的事情。
注重“自我充电” 不断提升师艺
在三尺讲台上,陈思云是一名教师,然而一到周末或者寒暑假,她常常会变成一名“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讲座、培训、研修班进行“自我充电”,不断去完善和提升自身专业能力。陈思云老师先后获得了服装制作工职业资格、服装设计师高级技师、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无数张证书的背后,都是她坚定的教师梦。陈思云老师表示,尽管知识不能在短时间就完全吸收吸纳,但她依然会坚持摸索下去。
云姐时刻
回头看看这17载的光阴,许多难以跨过的高山都已然跨过了,成功的背后是无数的努力与付出。陈思云老师对学生寄予厚望,希望同学们要保持一个基本的身心健康,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在任何阶段的一些挫折。同时,希望处在新时代的青年们,有作为有担当,努力学习,有规划有条理,认真去做好每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