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学生处)为切实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升心理育人工作实效,及时预防与化解学生心理危机,做好学生心理安全的守护者,3月3日上午,学校在南城校区召开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研讨会。
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毕会东,校长助理、学生处处长王宏武,学生处副处长叶梓、朱亚,各二级学院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学院学工助理(分管心理工作)、心理中心、保卫处相关人员出席了会议。研讨会由学生处副处长兼心理中心主任朱亚主持。
会议伊始,计算机学院兼职心理教师杜建标、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简添、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援兵、艺术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邵明福、学生处副处长、财经学院副院长叶梓、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马澄翔结合日常心理工作实务,围绕研讨主题依次就《二级心理辅导站心理专员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发挥》、《如何加强“宿舍心灵关怀员”的选拔与管理》、《如何加强“班级心理委员”的选拔与管理》、《如何加强学院心理工作师生队伍的建设》、《如何做好“校-院-班-宿”心理危机干预四级网格化体系的衔接工作》、《如何做好“校-院-班-宿”四级网格化体系下心理危机学生的闭环管理》等六个方面进行发言。
随后,与会人员就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及处置的三个难点与痛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对于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关怀辅导机制、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闭环管理、筑牢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链条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学生处副处长兼心理中心主任朱亚在会议上作了《“校-院-班-宿”四级心理危机干预网格化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考及工作部署》专题发言。她分别从“‘校-院-班-宿’四级心理危机干预网格化体系构建的思考及安排”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难点剖析及解决措施”两个层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校长助理、学生处处长王宏武针对本次研讨会议的背景、目的和相关要求作了详细的说明,他强调本次会议对接下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校分别从当前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现状与不足、未来工作思路、机制健全等三个方面做了重要强调。当前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存在着认识范围和深度不够的情况,他指出要在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心前置的总体思路下,重新思考工作方向,一是要加强全员育人格局下的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二是扎实推进“五育并举”育人模式,全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升;三是要全面规范心理危机干预处置工作。
在健全机制层面,要学会借力,充分发挥专任教师、五育导师、宿管员、保卫人员的育人作用,深入构建和完善“校-院-班-宿”四级心理危机干预网格化体系,形成联动和监督机制,规范工作任务和程序,形成闭环管理,切实发挥工作实效。
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毕会东对会议作总结讲话。他首先肯定了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研讨交流的主题明确且针对性强。他认为,本次会议就九个方面的工作达成了共识,对于今后持续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攻克心理工作难关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他表示今后要持续优化“校-院-班-宿”四级心理危机干预网格化体系,在此基础上加强工作、健全机制、规避风险、提高质量、统一思想。
最后,毕会东副书记重点总结了本次会议形成的九个方面共识:一是要纵深“网格化”的深度与精度,横向扩展网格单元,将社团、朋辈、宿管、后勤、保卫、专任教师、一站式社区服务等一并纳入,进一步健全“校-院-班-宿”四级心理危机干预网格化体系;二是要加强二级心理辅导站主阵地和桥头堡的意识,充分发挥专职心理教师的关键性专业作用,持续推进二级心理辅导站的标准化和内涵式建设;三是要重点加强师生心育队伍建设,构建全员育人格局,分级分类制定工作职责和专业必备技能指标,分层次开展业务培训;四是要抓实抓细学生心理危机持续动态关怀与帮扶机制的落实;五是切实发挥“校-院-班-宿”四级网格化体系在心理危机干预闭环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六是适时推动辅导员“家访制”,温暖细致地做好家校沟通,构建良好的家校沟通机制;七是要在全员育人基础上,针对不同育人主体,制定标准化的心理工作业务培训体系;八是要在遵循心理工作伦理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处置过程中的家校沟通;九是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实践切入点,进一步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形成校内外全方位联动、全员参与、贯穿全过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格局,切实保障学生安全健康、校园和谐稳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本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清晰地指出了未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有效推进了我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进程,为探索“三全育人”格局下的心理育人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