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科研处)6月17日,东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东莞市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聘任暨研究中心授牌仪式在市委党校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一婷出席会议并讲话,为市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经济研究中心、社会研究中心、文化研究中心等四个研究中心授牌。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国锋,市社科联主席、市社科院院长张卫红为特约研究员代表颁发聘书,我校共有14人被聘为特约研究员。
立足“双万”新起点,贡献社科智慧力量
此次新成立的4个研究中心,邀请了120多位在本研究领域,具有突出研究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特约研究员。我校共有14人被聘为特约研究员,分别为副校长孙建,党委副书记毕会东,党委委员、学生处处长王宏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嘉诚,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严春,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胡国锋、林燕,管理学院专业带头人罗明,财经学院专业建设负责人邱瑾,教师马青芳、钟晴伟、唐业富、周雪松、区章嫦等。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毕会东作为特约研究员代表发言。毕会东副书记表示,市社科院研究中心的成立和特约研究员的聘任,标志着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必将有力推动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毕会东副书记认为,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学人,应担负起文化强市建设新使命,深入开展文化强市建设“深调研”,不断为文化强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他强调,特约研究员要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努力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对策性的研究成果,当好战略决策的智囊以及战略决策的参谋。
近年来,东莞市社科院主动承担起建设新型智库的职责和使命,促进我市实施智库提质升级计划、推进新型智库建设。
此次我校14人被聘任为东莞市社科联(社科院)特约研究员,是对广东科技学院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充分肯定。我校将切实履行职责,积极承担完成市社科联安排的各项课题研究任务,立足东莞实际、总结东莞经验、回答东莞之问,为推动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立足莞邑大地,积极做好社科工作
东莞高校作为东莞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一直以来,我校积极参与东莞市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与东莞市社科联合作历史渊源深厚,学术交流深入,合作成果扎实。
2019年,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在东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科技学院分会的基础上,申请并获得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成立广东科技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科社科联的成立对提高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发挥我校特色学科优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021年,经过东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实地考察、量化评分、会议审定、公示等程序,我校党建文化馆被认定为东莞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是2021年新打造的15个东莞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中唯一一所高校。
同时,我校还不断加深与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东莞市社会科学院、东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合作,联合举办“广东社科专家话东莞文化名片”、“东莞人文学堂”、“莞邑(岭南)文化学术报告会”、“东莞市首届‘社科杯’演讲大赛”等系列活动,先后荣获东莞市“社科普及先进单位”、“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未来,我校将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利用学术研究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转化应用水平,从东莞的改革创新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开发新思路,积淀东莞特色的社科研究底蕴,产出更多社科研究精品,助推东莞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