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外国语学院)5月25日下午,外国语学院莞邑外语大讲堂(第六讲)在松山湖校区5-102召开,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许德金教授。我校副校长李才,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严春、徐坤及外国语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陈严春副院长主持。
讲座伊始,陈严春副院长详细介绍了许德金教授的个人简历与学术背景。
许教授以“新文科、新外语视域下外语专业内涵建设与课程思政——中山大学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为题开展了专题讲座。他以新文科与新外语的内涵与特色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新文科与新外语中“新”的具体涵义。许教授指出,新文科之“新”体现在新时代下的新理念、新理念下的新行动、新行动下的新变革;新外语之“新”则主要表现为新文科视域下的新理念、新理念下的新行动及新行动下的创新驱动。他强调,“新”的关键在于主动求变、交叉融入和强调创新。
许教授运用“盐”作比喻,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形象生动地呈现了外语课程思政的概念。许教授提出,从微观看,“盐”指每一门课、每一堂课中的思政元素;就中观而言,“盐”代表着政治引领和认知态度;从宏观角度出发,“盐”意味着价值取向与意识形态。许教授接着以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从三个层面给教师们讲解了课程思政的具体做法,并补充说明,课程思政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帮助其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陈严春副院长围绕“高、深、新”三个要点作总结发言。他指出,许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推陈出新,既指引了外语类课程思政的大方向,又解决了在实际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难题,为学院教师的教研工作提供了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指导价值的宝贵建议,进一步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本次讲座进一步加深了学院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拓宽了教研思路,提高了对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期待外国语学院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