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计算机学院)为进一步落实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更好地统筹推进硕士点立项建设与审核评估等各项工作,4月27日计算机学院在线上组织召开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务虚会。校长梁瑞雄,副校长吴立平、陈标新,教务处处长李炳,院长田立伟,学院副院长肖波、刘肃平,学院教学科研助理樊勇、谢备,学工院助王盈、徐家斌,综合办主任杭丽,教学督导戴永教授,分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树华以及学院全体专业建设负责人、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田立伟院长主持。
会上,肖波副院长从规范管理的视角,重点围绕“破局”工作现状和困境、“科学管理+用心服务”助力打造“师生共同体”、“科研+竞赛”引领学院(班级)文化、“合力”提升学生高质量就业或升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计算机学院‘教学—学工’融合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主题发言。他提出了以“学院高质量发展≈学院学生高质量发展≈合格公民(五育并举)+高质量就业或升学”的前瞻性理念构想。
刘肃平副院长着眼科研提升,从学院教师人员结构现状入手,全面分析了学院教师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他提出,要以审核评估、硕士点建设为具体抓手,从加强科研小组建设、加大创新创业建设、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三个方面努力,打开计算机学院高质量科研与产教融合工作新局面。
樊勇助理从就业质量的角度进行发言。他从梳理计算机学院历届就业信息出发,对当前整体就业形势和学生基本面情况进行了分析。他表示,要通过树立科学就业观念、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优化拓宽优质就业渠道、分流缓解就业压力等具体措施有的放矢,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谢备助理从教学研究的角度,对线上教学的特点、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线上教学要把握好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从教师行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层面,以管促学,以管促教,突出过程监控形成闭环管理,全力保障线上教学质量。
杨磊博士以专业建设为主题,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全面梳理了目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情况。他提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分阶段、分步骤实施,要以对照专业认证标准,寻找差距,开展自查自评;以“目标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方案、评价培养目标达成度。同时,杨博士对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经费及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田立伟院长立足于教师发展,以“教学质量保障暨教师能力提升工程方案(讨论稿)”为专题,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他提出,要以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科研能力提升、教学质量评价为主要提升内容,同时要着重在学习阶段、检查改进、优秀推广阶段进行自查,进一步提高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全方位提升计算机学院总体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
相关专业建设负责人李跃光、余亮、赵博三位老师以及工程中心主任魏星老师结合工作实际,分别从课程体系建设、团队建设、课程建设、教材选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析,为计算机学院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吴立平副校长在发言中强调,未来应做好五点工作:一是大力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高申报质量,率先获得国家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二是大力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注重落实现代产业学院七大任务,关注共建共享,重视成果积累和自建成果培养;三是大力探索产教融合路径,积极探索产教融合“走出去,请进来”的实现路径;四是大力加强专业建设负责人队伍建设。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抓手,专业建设负责人分享工作经验,学院组织专业建设负责人队伍建设;五是大力加强团队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除了日常团队建设以外,强化以课程教研室建设、虚拟教研室建设推动团队建设。以“以赛促强、名师引领”为抓手,促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梁瑞雄校长提出了“1个明确+3个加强”的工作思路。“1个明确”即明确计算机学院“当龙头,创一流,强支撑”的目标定位。“3个加强”一是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突出以评价机制为重点,加强行政体制、业务工作、教学融合、责任机制等建设;二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以“品格、站位、爱心、情怀”为核心的师德,以“学生中心、潜心育人、和合创新、追求卓越”为特征的师风,以“学习能力、教学能力、应用能力、研究能力”为重点的师能建设;三是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认真研究新工科交叉学科、前沿专业学科,大力开展申硕准备工作,从五育并举、课堂教学、实践育人、特色质量方面做好全链条专业建设。
最后,田立伟院长作会议总结。田院表示,计算机学院将结合梁校和吴校的讲话及指导,认真做好会议工作落实,努力实现计算院机高质量发展。
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通过聚焦问题、聚焦发展目标开展广泛的研究研讨,产出务实的成果,为计算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工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