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外国语学院)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科研素养,推进教师的教科研专业化发展,点燃教师的工作激情,着力打造一支教学科研能力双强的教师队伍。11月24日,外国语学院举行了为期一天的全员教科研活动,分为上下午两场。上午场分两组开展学术交流座谈会,下午场举行了“莞邑外语大讲堂”学术讲座第三讲。
上午,我校外国语学院分别在松山湖校区5-305会议室、C2-304会议室召开了以翻译学、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等为主题,以商务英语、文学、二语习得等为主题的教科研座谈会。
在5-305会议室,邀请了外国语学院首席指导专家仲伟合教授、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傅敬民教授出席。本场座谈会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严春主持。座谈会开始,副院长陈严春简要介绍了两位专家的学术背景。随后教师代表就科研、教研工作发言。在座谈会中,仲伟合教授、傅敬民教授与外国语学院教师们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现场气氛积极热烈,最后陈严春副院长作总结发言,指出仲校和傅教授在座谈会上的讲话提振了教科研信心、提供了教科研路径、指明了教科研方向。
在C2-304会议室,则邀请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彭青龙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杨枫教授出席。本场座谈会由外国语学院教学工作临时负责人徐坤主持。在介绍了两位专家的学术背景之后,彭青龙教授、杨枫教授先后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鼓励青年教师们通过各类方式提高和发展自己,除了具备基本语言技能,还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进修等方式为自己充电,增强学科应用能力;青年教师们还必须提高认识,不断学习,适应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
下午,我校外国语学院邀请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彭青龙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杨枫教授,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傅敬民教授在松山湖校区6-101举办了第三次“莞邑外语大讲堂”学术讲座。学校副校长李才,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严春、外国语学院教学工作临时负责人徐坤以及外国语学院全体教师参加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严春主持。讲座开始前,陈严春副院长热烈欢迎杨枫教授,傅敬民教授,彭青龙教授莅临指导交流,并详细介绍了三位教授的个人简历与学术成就。
讲座中,杨枫教授以”学术身份的定位与学术思想的构建“为主题,就领悟定位、方向聚焦、外语学科不是技术性与描述性、外语与外国的区别、问题意识与理论建构等角度论述如何进行学术身份的定位,针对学术思想的构建提出了诸多指导性建议。
傅敬民教授以 “学术论文的选题与写作”为主题,生动幽默地就学术焦虑与突围、选题的基本要求、选题的功能与价值等方面对学术论文的选题与写作给予了与会教师一定的建议与指导。
彭青龙教授做了以“外语学科和专业新增方向内涵建设的中国旨归和科技向度问题”为主题的演讲,从知识创新需求、大时代背景、大学功能的新定位、高等教育存在的重大问题、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对于外语学科和新增方向内涵建设,中国旨归和科技向度问题阐释了自身的见解。
最后,我校副校长李才对讲座做总结发言。李校长指出,在当前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如何发展、教师们如何在科研以及教研方面有所积累和产出是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杨枫教授,傅敬民教授,彭青龙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为我院教师提供了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指导价值的宝贵建议。
讲座结束后,教师们纷纷对教授们精彩、生动、幽默的分享和深厚的学术底蕴深感敬佩,坦言自己对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见解。我们期待老师们在学术、论文、课题等方面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