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文/王丽君 成婕嘉 林锐文 图/黄妙玲)莞香、可园、虎门销烟、松山湖、东莞篮球……最能体现东莞城市文化精神的名片是什么呢?3月22日,广东省社科专家话东莞文化名片活动在我院5号教学楼101多功能报告厅举行,省社科联专家齐聚一堂,为如何提炼东莞文化精华、擦亮东莞文化名片建言献策。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王晓,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潘新潮,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谢奕,省社科联副主席周华,省文化学会会长李明华,我院院长王国健、党委书记梁瑞雄、副院长周二勇等出席活动。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主题好、规格高、基础实,希望社科专家总结、概括、梳理、提升东莞文化名片,提炼出更具时代特点、富有东莞特色,能够彰显东莞精神的城市文化名片。他还建议,要把代表东莞改革创新历程并具有典型象征意义的“东莞制造”和“高埗大桥”两张名片列入候选名单。
会上,精选出了莞香、松山湖、虎门销烟、东莞音乐剧、可园、袁崇焕、蚝岗贝丘遗址、东莞篮球、茶山南社古村落、东莞制造、高埗大桥等11张东莞文化名片进行研讨。
在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知名文化学者陈实的主持下,李明华、田丰、蒋述卓、刘卓红、刘建中、田根胜等6名社科界专家围绕提名的东莞文化名片展开了热烈讨论。
省文化学会会长李明华表示,活动提名的9张及潘新潮部长建议补充的2张都是名副其实的东莞文化名片。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表示,城市文化名片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精神内涵,既要具有影响力和时代感,又要含金量高,无歧义。华南师范大学刘卓红教授则表示,一张城市文化名片应尽可能为人文、历史、自然等多个元素的叠加,还要有满满的正能量。
交流互动中,专家们认为提名的文化名片体现了东莞本土特色,文化辨识度高,并希望能对现有文化名片进行有效整合,发掘名片背后的现代化价值和产业潜力。潘新潮常委还鼓励大家要积极向外界宣传和推介东莞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