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下午,广东科技学院L6-705教室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项目荔湾区代表性传承人、耕酸堂古典家具有限公司主理人刘伟振老师,为环境设计专业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广式家具传统制作与创新发展》的精彩讲座。盖永成教授、金日龙教授、杨树彬教授、王占军教授、何凯教授、环境设计教研室全体教师,以及22级环境设计1、2班和24级环境升本1班的学生齐聚一堂,共同感受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交融之美。
讲座系统梳理了中国清代硬木家具的三大流派,深入剖析了广作家具的独特艺术价值与工艺特征。刘伟振老师从历史溯源、材质选择、结构设计及制作流程四个维度展开讲解,结合丰富的实物图片与案例分析,生动展现了广作家具的精湛技艺与文化内涵。
刘老师以“广式菩提床”为例,详细讲解了从木料甄选到纹样设计,从榫卯拼接到整体造型的每一步骤,强调“广式家具的魂,藏在每一道手工凿刻的温度里”。这种温度不仅体现在家具的精美外观上,更体现在其结构的精巧设计上,如霸王枨和锲釘榫的应用,这些设计不仅增强了家具的实用性和稳定性,也彰显了传统工艺的智慧。
在经典作品品鉴环节,刘老师还展示了多件广作家具代表作,包括“西番莲桥案”“水瓜双人椅”和“瓶式花几”等。他解释说,广作家具的纹样设计常融合自然元素与吉祥寓意,如“西番莲”象征繁荣,“水瓜”寓意丰收,这些文化符号不仅赋予家具独特的艺术生命力,也让它们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最后,刘老师强调了广式家具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他指出,当下广式家具的创新与发展,既面临传统工艺传承的挑战,也迎来全球化、数字化和消费升级的新机遇。在坚守岭南文化内核的同时,广式家具通过设计、材料、技术、市场等多维度的创新,探索出一条传统与现代共生的路径。
在思想的碰撞中,互动环节成为整场讲座的高潮。随着刘老师邀请现场师生提问,教室内瞬间沸腾起来。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问题从设计灵感的来源,到榫卯结构的力学原理,从濒危纹样的数字化保护,到如何平衡传统工艺与现代工业化生产,每一个问题都折射出年轻一代对非遗传承的深切关注。
讲座结束后,环境设计专业带头人盖永成教授为刘伟振老师颁发了广东科技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受聘证书。师生们纷纷表示,这场讲座不仅让他们对广式家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的热情。
这场讲座不仅是一场关于工艺的盛宴,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当千年榫卯遇见现代设计,当非遗技艺融入当代生活,传统与创新在指尖交汇,文化与艺术在对话中重生。未来,期待更多这样的文化技艺盛宴,让传统在新时代绽放光芒,让匠心在传承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