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1)毕业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学习力、思考力、表达力、行动力和意志力五项关键能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纺织服装行业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制板与工艺、服装营销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2)毕业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目标
培养目标一:掌握兼顾科技和人文属性、艺术和功能统一的服装类产品设计学知识,以及掌握从设计、制造到销售等要素的服装管理学知识;
培养目标二:具有创新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解决服装工程领域中的设计生产、服装板型、工艺、服装智能技术等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培养目标三:具备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理解和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培养目标四: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及沟通协调的能力,能够与同行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同时具有终身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二、毕业要求
包括思想政治和德育要求、知识要求、素质要求、能力要求,列出具体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服装生产复杂工程问题。
1.1能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服装专业知识,表述服装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1.2在解决服装工程实践问题时,针对服装工程实践问题运用数据分析等数理统计的方法。
1.3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关注自然科学的发展动态,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方法和实验技能,具备运用科学知识和分析方法来解决服装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1.4能够运用服装专业知识及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复杂服装结构、版型、工艺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比较、改进。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设计知识与工程知识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解决某一服装工程问题的有效结论。
2.1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及服装领域的相关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服装领域工程实践问题的关键环节,针对服装工程问题选择恰当的基础理论和数据模型方法来解决服装工程实践问题。
2.2能够运用设计知识及工程知识的基本原理解决服装设计中的问题,获得有效的解决方法,并形成合理的分析报告。
2.3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及工程知识的基本原理分析服装版型、服装工艺解决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的解决方法,并形成合理的分析报告。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服装领域工程实践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设计满足需求的服装款式、部件、结构与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制作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审美、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针对服装复杂的工程问题提供设计解决方案,也可以运用测试工具对实现的系统进行测试,检查是否满足功能、性能、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特定需求,形成测试报告,并根据测试结果优化系统。
3.2熟练掌握创意设计方法,运用创意设计方法对设计信息进行延伸设计,熟练掌握各种效果图及款式图的表现方式,且具备根据设计需求进行服装效果图及款式图的设计,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审美、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3熟练将服装设计稿转化为纸样并制作样衣,并能够独立完成服装设计、制板及工艺的能力,并能够在制作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审美、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4问题研究:能够基于设计原理及科学方法对服装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文献研究、设计比较、设计实验、数据分析等方法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基于数学、自然科学等基本原理,结合文献资料,调研和分析服装设计开发于品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4.2关注流行趋势及市场动态,提炼有效设计信息元素,运用多种研究设计方法,优化设计作品。
4.3能够进行服装材料、服装制板及工艺的相关实验,进行实验数据的收集及比较,运用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得到合理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资源、现代化工具与服装设计软件技术,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设计、预测与模拟。
5.1掌握服装领域主要资料来源及获取方法,能够利用网络查询检索本专业文献、资料及相关软件工具。
5.2熟练应用服装软件的设计方法与技术,使用三维软件进行服装虚拟展示与设计,并能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进行服装设计的能力。
5.3熟练应用服装制板与工艺相关现代化机器工具,了解现代服装企业生产设备迭代更新的应用情况,来解决服装企业生产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服装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服装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了解服装专业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能够正确认识专业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熟悉服装行业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6.2能够识别和分析服装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进行客观评价,并承担相应责任。
6.3能够基于服装人体工程学对服装产品进行合理分析,服装产品符合高效、安全、舒适、健康、合理的需求,同时应用服装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知晓国家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能理解和评价服装领域工程实践对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知晓和理解环境保护、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包括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人类社会可持续,了解服装行业相关的工程实践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对本专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正确的评价。
7.2运用服装材料学及工程相关知识,了解相关技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具有节能环保意识。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及规范,履行责任。
8.1了解中国国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解个人在历史、社会及自然环境中的地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2理解服装工程技术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具备人文素养、思辨能力、处事能力和科学精神。
8.3理解服装行业相关工程技术的社会价值以及工程师的社会责任,自觉遵守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理解团队及团队中各成员角色的定位与职责,能胜任团队中的个人角色并认真履行职责,能在团队中独立开展个人工作。
9.2在多学科背景团队中发挥个人作用,能够与团队成员、其他学科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事,并能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工程实践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用中文和外语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10.2能就服装设计作品及服装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过程与结果,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交流,通过书面报告、设计文档和口头陈述清晰地表达团队或个人观点与设计理念、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10.3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有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服装领域工程管理原理与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并具有在多学科环境中进行应用的能力。
11.1理解服装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效益分析的整体框架,掌握服装项目中涉及的管理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同时了解服装工程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服装工程项目的时间及成本管理、质量及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问题。
11.2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下,在服装设计、销售、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过程中,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理解技术进步和技术环境多样化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能够认识到不断学习的必要性,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12.2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以适应社会发展。
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达成度的对应关系
关联性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毕业要求1 |
√ |
√ |
|
|
毕业要求2 |
√ |
√ |
|
|
毕业要求3 |
√ |
√ |
|
|
毕业要求4 |
√ |
√ |
|
|
毕业要求5 |
√ |
√ |
|
|
毕业要求6 |
|
|
√ |
|
毕业要求7 |
|
|
√ |
|
毕业要求8 |
|
|
√ |
|
毕业要求9 |
|
|
|
√ |
毕业要求10 |
|
|
|
√ |
毕业要求11 |
|
|
√ |
√ |
毕业要求12 |
|
|
|
√ |
三、主干学科
纺织工程
四、核心课程
三大构成、服装材料学、创意思维设计、服装结构基础、服装工艺基础、PhotoShop服装设计、服装制板与工艺、成衣设计、立体裁剪、3D服装设计与应用、服装CAD。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服装效果图课程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实践、电脑绣花课程设计、制板与工艺(女装)课程设计、制板与工艺(男装)课程设计、服装设计与开发、服装视觉表达、系列服装(专题)实践、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六、学分要求
需要修满166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46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10学分,基础必修课程14学分,专业必修课程34学分,专业组选课程12学分,专业任选课程12学分,应用创新实践环节38学分。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标准
(一)毕业标准
1.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和实践环节,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2.取得“五育实践育人清单”学分。
(二)学位授予标准
符合广东科技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