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跳蚤实验
他们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些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所以跳蚤称得上动物界的跳高冠军。
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些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是立即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罩,“蹦”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罩上。跳蚤虽然也十分困惑,但是它决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玻璃罩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经过一段时间,这些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玻璃罩,而是在罩下自由地跳动。
第二天,实验者开始把玻璃罩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玻璃罩已经去掉了,还是按原来的那个高度继续地跳。三天以后,实验者发现那些跳蚤还在那里跳。一周以后发现,那些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它们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它们已经从一个跳蚤变成了一个可悲的爬蚤。
后来,生物学家在玻璃杯下放了一个酒精灯,并且电上了火。不到五分钟,玻璃杯烧热了,所有的跳蚤自然发挥求生的本能,每只跳蚤再也不管是否会撞疼(因为它们都以为还有玻璃罩),全都跳出了玻璃杯。
为什么跳蚤一开始跳不出玻璃杯?
自我设障。自我设障碍有多么可怕,我们原本可以达成的高度,却达到不了。在我们的生活里,尤其是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出现类似“碰壁”的情况。也许一次、两次、几次的“碰壁”,大多数人可能还会鼓励自己继续努力,再试一试。可是如果在同一件事情上,遭遇多次的“碰壁”而失败,可能就会因此而怀疑自己的能力,给自己设定了限制。
我们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多吗?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