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引领青年学生筑牢理想信念、精专科技创新、投身实践志愿、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就业创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结合学生党建工作和团组织建设工作方面也作了很多探索,但基本停留在党组织和团组织基础工作交集的部分,未能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的关键作用。充分挖掘党建与团建工作的结合点,对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实践育人工作有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灵魂。青年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是引导广大青年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最好的教科书。在实践中,我们要找准党史教育与团组织活动的结合点,依托团支部、团小组、学生骨干培训班等载体开展丰富的红色校园文化活动,引导青年学生通过学习筑梦行动、主题团日活动、青年思政活动、优秀学长进课堂活动的参与,从被动学党史转变为主动讲党史,在传播党史故事的朋辈交流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易,深刻感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断取得的新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坚持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获得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执政基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共青团的重要职责。在工作中,我们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通过积极投身实践志愿锻造意识品质、参加学生科创竞赛提升专业技能、深入社区群众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根乡村振兴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
要把从严治团要求落到实处,就要向全面从严治党的高标准看齐。按照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党的好干部标准和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广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锤炼优良作风的要求,围绕“强三性,去四化”,从全面贯彻党的要求、推进团的事业发展、落实改革举措等方面真抓真管、真严真干。强化团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团干部教育、培养、监督和管理机制,提升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与服务水平,让团干部真正成为青年的朋友和做青年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使共青团工作更加透明、真实、可靠,赢得青年学生的广泛支持。
现阶段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的实践育人工作普遍以团干部为主要指导力量,在发挥高校师资力量优势方面仍有不足,一定程度限制了实践活动的育人效果。高校有大量的党政教师和青年骨干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党建实践、学术实践、科创实践和创业就业实践方面有极强的政治优势和专业优势。建立一支由高校主要党政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专职团干部和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实践育人导师团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实践育人的作用。使青年学生不断夯实理论基础、提升思想高度、强化专业技能,自觉将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成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共青团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们要进一步推进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与共青团教育青年、服务青年、引领青年的优势互补,把深入基层、把握青年工作特点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推行联系青年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四下基层”工作法,深入探索新时代青年的成长发展规律,真正沉下身子,到基层一线去了解青年、融入青年、服务青年,做到引领青年学生学理论讲政治,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时代中国青年。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