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云辞夏,新凉迎秋,大一新生迎来“开学第一课”。为保障“开学第一课”教学质量,营造优良的教风学风,强化践行《广东科技学院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4年10月8日,我院两校区分别组织了“新生第一课”的听评课活动。
一、认真听课
南城校区,校长梁瑞雄、党委书记吴念香、副校长吴立平、副校长赵惠华、副校长毕会东、校党委办公室主任李赫男、教务处处长李炳,在我院王斌副院长、徐延花督导和教学质量保障小组成员陪同下,分别听取了王艳、张丽、周晓博、邓淑霞、叶云招、阮兰兰、万振这7名老师的课,课程包括了《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
松山湖校区,副校长李才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艳、杨晓梅督导和教学质量保障小组成员陪同下,听取了刘靖宇、王燕菲、武静、崔浩老师的课 ,涉及课程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
二、细致评课
观摩听课后,校领导与任课教师现场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反馈,随后分别开展了评课活动。
南城校区评课会议在9-503进行。与会校领导分别从授课亮点特色和需要完善之处两个部分,再次就被听课教师的“新生第一课”情况进行了集中反馈。各位听课领导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院教师课前备课认真,对授课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教姿教态良好,能够熟练使用广科智课平台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赋能课堂,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提升课堂活跃度和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活跃,讲授内容鲜活接地气,基本做到了教育部提出要将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的要求。梁瑞雄校长进行了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了我院的高度重视和精心安排;同时,针对“课前5分钟”这一广科特色活动,梁校长指出马院要带头先行先试,改变学生目前演讲过分依赖PPT的情况,做到脱稿演讲,教师点评要更全面,不仅点评内容,更要点评学生演讲的状态、行为、语言表达等,真正使活动起到锻炼学生、培养学生的作用。
松山湖校区评课会议在5-305进行。教学质量保障小组成员分别就所听课程,对教师到岗、学生到课、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材料等方面进行反馈与交流。与会教师一致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学第一课”教师准备充分,精神饱满,教学技巧运用娴熟,理论联系实际,教学风格各具特色,较好地体现了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要求。学生抬头率高、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频繁、教学效果好。
三、总结提升
在松山湖校区,林艳院长做总结发言。她指出,通过教学质量保障小组的反馈可以看出被听课教师都对“开学第一课”做了充分准备,表现出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值得被借鉴、学习的方面。同时,林艳院长针对个别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一是落实“课前5分钟”双演讲活动,力争让学生脱稿演讲,切实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课前5分钟”双演讲水平;二是继续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磨课、听课、评课、教学研讨等活动,有效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三是紧抓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思政课堂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四是要着力提高教师思想站位,扎实工作,破冰克难,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在南城校区,王斌副院长首先对各位校领导的到来表示欢迎,对校领导高度重视马院的教学工作表示感谢。其次,他围绕听评课校领导反馈的问题做出了进一步要求,针对“课前5分钟”,各教研室要切实履行要求,与学生充分沟通,对其提出脱稿的要求,同时对时间严格把握,点评要到位,要全面;要做好教学设计,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帮助教师们切实提高授课的水平,把有意义的课程讲深讲透;加强教师、辅导员、学生的三方沟通,共促高质量教学;同时在教研室主任巡课听课过程中,要针对校领导提出的意见加以改进落实。
通过本次听评课,学院进一步了解了教师课堂的教学实况。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开学第一课”为突破口,进一步聚心、聚力、聚慧,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不断开创思政课育人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