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周菊菊)3月22日上午第4节,马克思主义学院周菊菊老师,以“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为题的公开示范课在腾讯会议室正式开讲。21市营本科1班全体46名同学,及学院无授课任务的36名教师共聚云端、参与本次活动。本场开讲,也正是拉开新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开课、示范课活动的序幕。
激情导入 进主题
在第3节课知识铺垫的基础之上,周菊菊老师采用激情法巧妙地切入本节课主题。一句“如何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将个人的小我追求融入中国梦的大我追求之中?”的追问,开启了在场师生的探寻之旅。
主题演讲 学生说
菊菊老师的本节课主要采用实践活动法。对于“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第一个知识点的讲解,21市营本科1班第二个小组陈妹同学被随机抽中,立足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第18集青年毛泽东的“三不谈”,从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不谈生活琐碎三个方面开始了主题演讲。随后,菊菊老师又从小组中抽取了两名同学进行补充分享,之后,对照演讲活动的评价指标,通过学习通“评分”互动,进行全员即时评分。最后,针对第二小组分歧观点的碰撞,菊菊老师进行了点评与总结,希望同学们在合理利用网络工具的同时,更应该秉持着求真务实的态度,不盲目相信、不盲目借用。
字谜游戏 启思考
菊菊老师通过演讲人陈妹同学分享的“三不谈”,带领全体师生进行了猜字谜的游戏互动。在同学们头脑风暴的猜想中,一个大大的“赢”字揭晓谜底。接着,菊菊老师以“是否应不谈金钱”的这个争议点,在追溯了前期匿名问卷设计搜集到的学情实况的基础上,重点以湖南省株洲市某重点中学一语文教师“读书是为了赚大钱娶美女”深入剖析,引出理想与欲望的区别,进一步强化了立鸿鹄志的重要性。再以《恰同学少年》片段视频穿插,过渡到后两个知识点的学习。
歌声嘹亮 寄厚望
课程最后,菊菊老师以总书记的“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进行了课堂小结,并以百校联唱《强国有我》歌曲寄望在场学子“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
授课结束,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助理王滨副教授主持,通过腾讯会议召开了部门的公开课示范课听评课会议,到场观摩的36位教师中的部分教师代表对菊菊老师的授课进行了全方面的评议,杨晓梅督导立足学校“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课堂教学改革及评价实施办法新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总结性点评。会议在刘嘉诚副院长对德法课提出尽快完成“信息技术赋能的、师生互动的、教学研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总结的殷切期待中圆满结束。
附:部分教师的听评课反馈
李旖老师:周菊菊老师有非常用心的准备,课堂有着精心的设计,一环扣一环,有非常丰富的教学活动,如:主题演讲、成员评分、猜字谜、投票、抢答、随机选人、视频播放、歌曲分享等等,课堂非常活泼,跟学生有充分互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佩服菊菊老师!但是,在一节课如此密集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知识的传递是否会受影响呢?这是我思考的一方面。
梁金花老师:菊菊老师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非常紧密;每次听她的课,虽然自己不是学生,但也会跟着她的思路去思考,每每听下来,都会有喝了满满一碗心灵鸡汤的感觉,真正做到了入耳入脑入心;还有平台操作非常熟练,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袁野老师:菊姐授课案例的贴切与亲和性,教学活动的灵活多样,值得我在原理课教学中学习。但学生的活跃度感觉还不够,可能是因为紧张,可以再提升一下。
杨萍老师:教学素材丰富多样,活动设计丰富多彩,整体很不错。我谈下个人的小期待吧,觉得第三个知识点的讲解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调动学生参与进来,深度思考,时间是相对充足的,我还是挺期待看看学生们的思考的。
杨晓梅督导:这是我第二次听菊菊老师的课,优点刚才大家已经点的很全面了,对照学校新实施的课堂教学改革及评价体系,我觉得每一个指标在菊菊老师的授课中都有体现,做的很不错,还有一点就是菊菊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处理的非常融洽,说的话很容易走近学生心里去。当然我也赞同上面几位老师提到的,比如在对于“做大官”和“做大事”的区别上展开的不够充分,还可以进一步的深挖讲解会更好……
刘嘉诚副院长:菊菊主任的授课较好地体现了“信息技术赋能的、师生互动的、教学研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有的样子,同时,也让我想起了杨萍老师的课堂,她的一句“同学们,你们知道东莞的方舱医院在哪里吗?”给我印象极为深刻,说明我们的课堂是与时俱进、与时事前沿紧密接轨的课堂。希望菊菊主任再接再厉,尽快把课堂教学模式总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