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杨萍)2021年10月27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杨萍老师在松山湖校区L6-906教室以“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为题开展了教学公开课。我院松山湖校区没有教学任务的教师观摩了本次公开课。
准备充分 设计精心
首先,杨老师通过央视《2020年开学第一课》视频片段导入教学,引出思考为何要重视“担当、团结、科学”,进而引出重视精神,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杨老师运用问题链设计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精神?中国精神在哪儿?中国精神有哪些丰富的内涵?
在简要解释什么是精神之后,杨老师开始带领学生一起寻找中国精神在哪里,回溯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现我国有崇尚精神的传统,接着又过渡到近现代我们有哪些精神,体现在哪儿?杨老师在这个部分用案例和归纳教学法得出中国精神的内涵。中国精神丰富内涵的系统阐释,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讲话中的话语: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然后举例四个伟大精神在我国历史上的具体体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领会中国精神。
分析充分 重点突出
在讲到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部分,杨老师还运用分组研讨式教学,以“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是如何彰显四个伟大精神”为研讨主题,学生热烈且具体讨论了中国精神在抗疫中的具体表现,之后又通过学生抢答举例2021年有哪些事件也彰显中国精神?通过研讨,学生更深刻的感悟了中国精神。最后,在学生的中国精神故事分享感悟环节,中国精神更深的印在同学心中。
本次课程紧紧围绕“以学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问题链教学、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视频教学相结合,抓住中国精神的内涵这个重点内容,通过问题研讨互动设置、线上教学平台利用,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和研学能力,做到学史力行,激发起广科学子用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精神的青春斗志。
公开课结束后,各位老师对杨老师的课程进行交流与点评。
评课教师们认为杨萍老师此次课程有这些优点:首先准备充分,设计精心,时间控制好;其次,教师表达有亲和力,师生互动充分,课堂轻松活跃;再次,衔接自然,重点突出,分析充分,尤其是关于中国精神的研讨,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发言质量较好。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将深入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活动,引导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扎实改进,努力提升思政课的时效性和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