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年3月3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研室袁野老师在松山湖校区4-601教室进行公开课讲授,多位马院老师前往课堂进行观摩与点评,本次公开课在知识内容讲授、课堂氛围调动、教学方法运用与教学环节设置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逻辑清晰,多样互动
本次课程讲授内容主要为“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部分章节,袁老师首先以课程回顾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前期学习内容对第一章核心概念关系进行了简单梳理,随后对物质定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理论意义进行重点讲解,袁老师指出,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理论意义,不仅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双重回答,而且是在对比唯物主义的不同历史流派中、进而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肯定其突出贡献。袁老师逻辑清晰的授课风格为学生增进理解提供了巨大帮助,而多样的互动方式也有效提升了课堂氛围的活跃程度。在本次授课中,袁老师将游戏化教学与信息化教学应用于课堂,该班级学生展现出极大参与热情,纷纷展开讨论并进行线上互动留言,游戏结束后,袁老师还将游戏元素与教学重点进行结合提出思考问题,不仅启发了同学们的思路,更激发了同学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二、参与性评价+知识能力评价 双重拓展
本次公开课在过程考核方面进行了双重拓展,在注重个人考核的同时兼顾集体考核,在参与性考核基础上深化知识性考核。在授课过程中,多样的知识性问答设计与开放式讨论互动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知识掌握程度进行了个人层面的充分考察,而小组游戏与拓展思考则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进行了集体层面的充分考察,这种兼顾个人与小组、表现与能力的多维度过程考核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客观性,为《原理》课程知识、能力和价值目标的全面达成建立起了良好的长效机制。
本次公开课互动形式丰富多样,尤其是将教学内容与课堂游戏进行巧妙结合,极大提升了课堂活跃度。公开课结束后,马院旁听教师纷纷对袁老师的课堂教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肯定其优点与长处的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这些宝贵意见给教师本人继续成长提供了莫大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