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马克思主义学院)3月30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俊老师在南城校区1-302教室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为主题进行了公开示范课,林艳院长、王福鑫教授、周彦教授等10余名教师参与听课。
知识重构,追本溯源演绎近代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国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起点,理解“半殖民”“半封建”的含义及相互作用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近代中国根本问题的逻辑判断。王俊老师通过前测方式了解学生的认知误区,通过追本溯源,数据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的发展轨迹,案例论证了殖民化的发展阶段,刷新了学生对殖民与封建的认识,推论出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矛盾和两大革命任务。
巧设问题,深入浅出阐明革命取向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学生的难点,其关键是对近代中国阶级的分析。王俊老师以“斗地主”游戏为切入点,引入中国近代各阶级斗争,并以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为研究对象,巧设问题,通过课堂投票、矛盾分析的方式讲解阶级属性与阶级矛盾,深入浅出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情境设计,感同身受理解时代探索
历史和人民为什么这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这么做?王俊老师以情境设计的方式使学生做出了判断。针对近代国情的理解,他将中国比作一个刚上市的公司,提问学生“如果新加入这家公司,最需要了解的是什么”,王老师从学生回答的“公司文化背景、规章制度”“部门架构和资源”“人际关系”等方面,使其切身感受毛泽东对“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探索之路,感同身受地理解老一辈革命同志的时代思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王俊老师始终以情境、问题、案例等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其教学设计巧妙多样,教学内容丰富详实,教学氛围活泼融洽,学生参与积极踊跃,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风采!示范课后,概论课教研室对此进行了教学研讨,徐丹丹、梁金花、章跃均等听课教师对王俊老师进行了教学评价,其问题设计、情境分析及教学氛围等广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