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年1月7日晚7时,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室在钉钉会议室举办了第二届大学生哲学微电影比赛,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艳教授、原理教研室主任任立华副教授、部分教师以及19级本科的80多名学生参与了线上比赛活动。
大学生哲学微电影是原理教研室的教学改革项目之一。原理教研室将微电影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相结合,以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我拍摄、自我评价的学习形式开展教学,从学习路径上转变了教与学的关系,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本次参赛的13部作品内容涉及理想与现实、青春与奋斗、友谊与爱情、诚信与法治、校园贷、社会发展等问题,以其独特的视角阐述了大学生对自身成长和社会热点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决赛作品经过层层选拔、择优产生,无论是确定剧组、选择主题,还是研究剧本、反复制作都体现学生们团结合作,认真向上的精神风貌。
本次比赛的评委主要由教师10人、学生20人组成,分别在问卷星中进行评分。另外,也为线上观众准备了投票通道,使比赛更具有广泛参与性和影响力。
经过教师评价、学生评分、线上投票支持等几个环节之后,最终,19级金融工程本科4班的《大梦想家》、英语本科8班的《网贷》获得了比赛的一等奖。反映大学生素质提升的《校园文明行》、抗疫小故事《小家顾大家》、大学生青春励志故事《广科微生活》、反映社会生活的《垃圾分类》等作品分别获得了比赛的二等奖和三等奖。
本次比赛反响热烈,线上观众通道共收到了2286个赞和1326张有效票数。担任原理课程的李国华教授认为,学生作品尽管技术手法上还略显稚嫩,但能抓住重点进行剖析,而且能将课程内容结合起来,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和能力,总体来说,这项活动很有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原理教研室积极探索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开展了包括课前的“新闻播报”、课堂的“大学生哲学微电影”、课后的“社会调查”等活动,及时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要求。今后,原理教研室将继续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