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生源地是什么意思?
毕业生离校前未确定档案去向的,依据各省(市)当年政策由系统自动派回生源地,个人人事档案将迁回生源所在地相应主管部门。
2.生源地如何确定?
①本科生:
以高考报名表户籍地址为准。若户籍迁移(如家庭迁居),需提供新旧户口本复印件,向学校申请变更生源地登记。
②研究生:
a.无工作经历的硕士/博士生,生源地与本科一致;
b.工作后读研者,若读研期间户籍未迁入学校,生源地为工作地;若已迁入学校,则为原户籍地。
3.生源地与现户籍地不同怎么办?
档案改派:
①联系现户籍地人才中心开具《调档函》;
②登录生源地人才中心官网提交改派申请(需身份证、调档函、户口本电子版);
③档案通过机要通道寄送,7个工作日内完成。
⚠️特殊情况:若现户籍地为工作地(如北上广深),可申请“人才引进档案专户”,享受快速落户通道(需提供社保证明)。
4.档案回生源地会影响考公/考研吗?
①考公:
档案在人才中心属“流动人员档案”,不影响政审。但需确保档案材料完整(如党员材料、奖惩记录),缺件需联系学校补办。
②考研:
录取后,凭《调档函》线上申请档案转递至高校。注意:部分高校要求档案必须在入学前到达,建议提前1个月办理。
⚠️若档案长期未激活(超过5年),可能被标记为“休眠档案”,需重新审核材料。
5.什么是《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普通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的,用于明确双方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件。它通常由教育部门统一印制,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凭证之一。
6.签订就业协议时,
除了协议书还需要其他什么材料?
签订就业协议时,一般还要将《就业推荐表》原件交用人单位留存。如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就业,签约后,还需填写上海户口报批表、进京审批表或到深圳市人事局申请接收函用于办理户口或档案迁转手续。
7.与用人单位签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了解基本情况。
如公司的成立年限、经营状况、用人机制、晋升制度、培训体系、发展方向等。明确应聘职位的工作内容是否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契合,单位的稳定性如何,自己的职业能力是否能够得到提升。
②明确试用期期限和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③注意单位的薪水额度和福利状况。
例如是否有交“五险一金”的约定,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等。
④要明确违约责任。
谨慎应对口头约定。有的用人单位为“留住”毕业生,会约定高额的违约金来约束毕业生。毕业生在签约前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调整违约金数额,通常约定的违约金不超过5000元;若无法协商则需谨慎考虑、慎重签约,一旦签署则应自觉履约。“考公、考取事业编制或者考研成功后,无需缴纳违约金,双方即可解除就业协议”,请以“补充条款”或补充协议的形式增加至就业协议中,切忌停留于口头约定。
⑤务必仔细阅读就业协议书内容。
针对不明确或有疑义的地方需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解疑,警惕协议中不合理、不合法约定。
8.《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的区分
《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正式确立劳动人事关系前,经双方选择并就确立就业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达成的书面协议,其有效期为签约之日起至双方正式确立劳动关系后终止。
《劳动合同》则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明确劳动关系及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劳动者从事何种岗位、享受何种待遇等权利和义务的依据,其有效期为双方协商约定的聘用期限。
《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均可作为学校编制毕业生就业方案的证明材料。毕业生从学校毕业后,应及时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9.什么是《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是学校向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在校各方面综合情况的凭证,也是毕业生参加用人单位招聘、具有就业资格的证明材料。
10.什么是《毕业生登记表》?
《毕业生登记表》是各类学历教育毕业生用来填写所取得的学籍和毕业档案的登记表格,里面包含着毕业生个人的基本信息、简历和在学校的奖励、处分和评语等,不仅是毕业生本人在校学习期间的成长记录,也是校方认定其毕业资格的基本依据。其作为大学时期的主要档案之一将放入毕业生个人人事档案袋内。
11.为什么要完成
“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
从2023年起,全国取消就业报到证发放、补办、改派手续后,就业报到证将不再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并于同期建立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制度。毕业生去向登记作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的必要环节,要求毕业生(含结业生)需于离校前完成毕业去向登记。登记的毕业去向信息将作为户籍和档案接收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时查询核验的依据。
12.三方协议必须签吗?
违约后果是什么?
政策明确:
①非强制签署,但签约后享有《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护条例》权益,如企业单方违约需支付违约金(上限为月工资的2倍)。
②解约流程:
a.与企业协商出具《解约函》;
b.向学校申请新三方协议(限1次免费补办);
c.2025年起,部分省份启用电子三方协议,解约可在线完成。
13.如何查询档案去向?
①全国档案查询平台(人社部官网www.mohrss.gov.cn):输入姓名、身份证号、毕业院校,实时显示档案存放地及状态(如“在库”“转递中”)。
②异常处理:若显示“档案未找到”,联系毕业院校档案室核查寄送记录,或申请档案补办(需登报声明遗失)。
14. 未就业毕业生如何管理档案?
①档案可暂存学校(通常2年),逾期转回生源地;
②主动申请托管至生源地/现居住地人才中心。
15.户口和档案重要吗?
户口和档案是证明毕业生身份和经历的重要个人历史材料。出国、创业、考取公务员等,都需要开具户口证明或调档政审。毕业生离开学校后应清楚自己的户口和档案去向。
16.灵活就业是否影响应届生身份?
①灵活就业协议的性质:
灵活就业协议主要用于统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不会影响应届生身份的认定。
另外,缴纳灵活就业社保属于个人自主缴纳的社保类型,不涉及与用人单位建立正式劳动关系,因此一般不会被视为“已落实工作单位”,不影响应届生身份。
②应届生身份的认定标准:
应届生身份的认定主要取决于是否“未落实工作单位”,即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保,且档案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相关就业服务机构。
③灵活就业与应届生身份的关系:
只要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或缴纳社保,即使签订了灵活就业协议,仍可保留应届生身份,不影响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岗位。
17.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有何区别?
①劳动合同:
受劳动法保护,含社保、薪资等福利;
②劳务合同:
属民事协议,无强制社保要求,权益保障较弱。
18.试用期被辞退怎么办?
①合法辞退:
如果公司在试用期内以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辞退员工,需要提供明确的录用标准,并且这些标准需要合法且明确告知员工。如果公司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员工不符合这些标准,那么这种辞退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公司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②违法辞退:
如果公司未能提供明确的录用标准或证明员工不符合这些标准,或者辞退行为没有合法的依据,这种情形下的公司辞退被视为违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违法辞退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即2N(N为经济补偿金)。
③协商解除:
如果员工和公司协商一致,员工可以选择不获得经济补偿的情况下离职,或者公司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让员工离职。
④特殊情况:
如果公司在试用期内无故辞退员工,或者存在其他违法行为如拖欠工资、未缴社会保险等,员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索要经济补偿。
19. 高校毕业生创业有哪些政策支持?
针对高校毕业生有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税收减免、场租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人事代理及落户等政策支持。广东省相关创业补贴政策可通过广东省政务服务网(https://www.gdzwfw.gov.cn/)查询或申请。
20.社会保险的“五险一金”指什么?
社会保险的“五险一金”是指:(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一金)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由企业承担,个人不需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