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国家、广东省教育大会精神及《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高教四十条)》《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就‘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答记者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关于高等院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个性,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发展目标
以优化师资队伍为条件,以深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以提升科研层次和能力为着力点,以探索学院特色、发展品牌建设为突破口,立足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德育和美育为抓手,将基础课程打造成学校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校园文化的引领者。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合理调整人才结构
主要任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注重高水平人才引进、新教师培训与发展;加强师德建设等。
主要措施:
(1)提升博士人数比例,优化教师队伍配比
随着双校区的发展,到2022年学院专任教师总数预计达到最高值170人左右,之后将稳定在这个规模。博士学位人数由现在的20人(含在读15人)增加到37人(净增17人),实现博士比例达到学院专任教师总数的21.8%。
教研室 |
博士生引进数 |
在职教师获博士学位 |
合计 |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
中文 |
1 |
0 |
1 |
0 |
1 |
2 |
5 |
数学 |
5 |
1 |
3 |
1 |
1 |
2 |
13 |
体育 |
0 |
0 |
0 |
12 |
1 |
2 |
15 |
博雅 |
0 |
0 |
0 |
1 |
1 |
2 |
4 |
合计 |
6 |
1 |
4 |
14 |
4 |
8 |
37 |
表3.博士发展计划表
到2022年,专任教师职称发展目标如下表所示:副教授以上人数5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9%。
教研室(双校区) |
副高以上职称 |
中级及以下 |
合计(个) |
||
人数(个) |
比例(%) |
人数(个) |
比例(%) |
||
中文 |
16 |
72.2 |
14 |
27.8 |
30 |
数学 |
24 |
47.9 |
29 |
52.1 |
53 |
体育 |
12 |
18.7 |
51 |
81.3 |
63 |
博雅 |
4 |
33.3 |
20 |
66.7 |
24 |
合计 |
56 |
- |
114 |
- |
170 |
表4.教师发展计划表
到2022年,按照老中青三个年龄段要求,60岁以上42人,占总人数24.7%,59~35岁34人,占总人数20.0%,35岁以下94人,占总人数55.3%。
图1.教师队伍年龄段
(2)构建高水平师资团队
发挥教师在个人领域的不同优势,通过科学的师资管理和内部培养的形式,综合能力、水平、职称、年龄以及学历等多方面因素构建一支教学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师资团队。
鼓励现有教师提升学历和参与职称评审,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年龄在40周岁以下)通过在职提高自己的学历,充分利用东莞市地方政策和学校政策红利,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在职读博;
对在读博士,学院在学校政策允许的条件下给读博人员人文关怀,同时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对教师开展教学型、研究型以及研究教学型三个层次的科学定位,让有能力、有条件可以产生科研成果的教师负责课题研究,让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负责教学工作,其他教师可以从事普通的理论教学以及教学研究,将教师的能力和兴趣与人才培养充分结合。
(3)做好新教师培训工作
制订教师学习培训计划,从院部、教研室、“老带新”结队三个层面实施学习培训工作,帮助新入职教师快熟悉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宗旨、相关教学科研政策法规等,从而更快融入团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即将开始的教学中。
图2.新教师培训方案
2.积极宏扬正能量,提高政治站位
主要任务:加强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教育教学规范、学术研究规范等配套政策措施,将师德教育落实到教师日常管理工作中。强化师德监督,防止师德失范行为。
主要措施:
(1)对全体教师,强调敬畏规章制度,守住底线,注重质量文化,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
(2)通过组织专题教育,号召全体教师,珍惜“四缘”。珍惜同事缘,融入通识教育学院大家庭,建立简单和谐的人际关系;珍惜广科缘,认同广科,建立与广科命运共同体;珍惜师生缘,热爱学生,立德树人,桃李芬芳;珍惜东莞缘,研究珠三角、立足东莞--大湾区中心,具有国际视野;
(3)培养教师具备积极的打工心态,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同时提倡教师们乐于奉献,维护集体和谐;
(4)按照“四个提高”的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提高认同度,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学能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