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有效发挥党委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双融双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各项工作发展。
一、重点工作有突破
1.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2023年9月以来,学校党委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检视查摆、推动发展一体推进,分段组织读书班集中学习7天,发放681册学习资料。校领导班子牵头围绕“我为本科教育教学做什么”主题,确定9个课题开展校内调研,到9所省外及香港高校开展校外调研,形成调研报告。组织全校55个基层党支部共1786名党员全覆盖参加主题教育,重点建立“四计划三清单”,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88项,推动调研成果转化8项。
2.“双创”工作创新突破
学校党委、外国语学院党委、软件工程专业教师党支部分别获批第四批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财经学院党委通过第三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期满验收。立项7个第二批学校党建“双创”培育创建单位,完成9个首批学校党建“双创”培育创建单位验收工作。
3.中心工作提质增效
发挥党建引领推动作用,对照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硕士点建设工作要求,狠抓关键突破,学校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全年立项市厅级以上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55项(其中省部级项目8项);华为ICT产业学院获批省第四批示范性产业学院;学校12门课程被认定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课程在新华网课程思政平台展播,获评市厅级以上教学优秀案例40个,其中省级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2个,新增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个、示范课堂1个。推进新时代育人铸魂工程,完成“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织密“校-院-班-宿”四级心理健康防护网。《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育人模式及评价改革研究》项目获省教育评估协会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二、特色工作创亮点
4.品牌做实擦亮名片
特色举办第五届红色文化节活动16项,活动案例获东莞市“旗峰亮见·两新‘攻坚有招’”擂台赛铜榜。新建5个专业教师党支部,“支部建在专业上”试点达11个,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100%全覆盖,学校党委案例《构建“支部建在专业上”工作机制,共绘立德树人“同心圆”》获第三届广东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学校党建)优秀创新案例。
5.组织培育实现蜕变
用心用情用力培育先锋学习会,开展专题培训2场,校内外专题宣讲4场,组建1支志愿服务队深度参与石排志愿者协会绿计划,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者服务精神,组编1支先锋朗诵队,原创朗诵作品《他是谁》获省民办教育协会红色经典诵读展演活动三等奖。加强校院两级先锋组织的联
动,与二级学院学生党群服务中心赴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开展实地研学活动,密切党员团员的交流,开启校院两级先锋组织携手共进的崭新篇章。
6.党建思政实现跨越
扎实推进华南师范大学与我校党建“组团式”帮扶工作,提升帮扶实效。牵头落实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会民办院校分会第五协作组工作,加强区域党建工作交流,学校获省高校党建研究会民办院校分会第七届“微党课”比赛二等奖、第八届优秀奖。承办全省民办高校党委书记示范培训班来校参观见学环节,承办“强化党建引领 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南博集团第四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加强集团各高校沟通联系。学校获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会2022年党建研究课题立项4项,荣获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会民办院校分会2023年年会论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各1篇;2022年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党建专项)结项2项。党委书记吴念香同志当选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毕会东同志当选理事。
三、整体工作上台阶
7.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落实生师比达标工程和头雁头马工程,新引进博士92人、副高以上职称109人。组织126名党务干部参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网络培训,组织25名学生支部书记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培训,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2场。培训两期入党积极分子2884名,两期发展对象330名,新发展党员330名,100%完成任务指标。
8.基层堡垒亮点纷呈
计算机学院党委打造“党建+”项目化育人特色,形成“党建+志愿、宣讲团、竞赛科研”一体化项目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机电工程学院党委持续开展机“援”巧合学生座谈会(党委书记接待日),及时解决学生急愁难盼问题;财经学院党委建立“小橙子”志愿服务体系、构建围桌“叶”话沟通反馈机制,挖掘实践深度,拓宽育人广度;管理学院党委塑造“移动思政课堂-徒步成长营”党建品牌,推进党建与体育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外国语学院党委开展“博外之声”立体化党团共建系列活动,健全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举办“心艺剪”“艺启缝”“艺启聊”“艺启童行”等系列活动,将党建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助力专业内涵建设。
9.宣传工作有质有效
建立宣传平台网格化管理模式,从严执行“三审三校”制度,举办宣传工作专题会议5场,面向25个二级单位开展宣传专题培训,开展首届大学生网络文化节评选活动,提升宣传文化育人功能。学校官微获2022年度广东高校新媒体影响力评选一等奖,在2022-2023年度全国高校官微百强榜中位居全国第59名,实现官微排名新突破。学校多项报道被权威媒体登载,其中新华网4篇,学习强国2篇,东莞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各类媒体共100余篇。2023年11月通过“学习强国”同学汇审批,丰富宣传新媒体矩阵。
10.统战群团共融发展
承办教育部关工委民办高校关工委建设推进会,全国28个省级教育系统关工委和46所民办高校关工委负责同志共80余人参会,共同探索民办高校关工委工作发展新路径。举办第六届教代会暨第四届工代会第五次会议,开展第八届高校廉洁教育活动;组织参加全省2023年“读懂中国”活动,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校院青马工程培训班100%全覆盖,团员参与“青年大学习”平均参学率达86.5%,学校15支志愿宣讲团队入选2023年千支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35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中有19支结对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项目,11支获省级重点团队、7支获省级优秀团队称号。学生应征入伍90人,超额完成征兵任务,获广东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2024年,学校党委将承上启下,砥砺前行,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强化党建和思政工作为重要抓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建设,为推动教育强省做出更多的广科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