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计算机学院)4月10日,我校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在广东科技学院松山湖校区C1-312会议室就“2+2”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合作举行深度洽谈。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安)学院科研院长鲁力、科研办公室主任王仁超、对外合作中心副主任李易;广东科技学院副校长吴立平,教务处处长李炳,计算机学院院长田立伟、副院长樊勇,招生办主任谭子雅,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负责人张龙青,网络工程专业建设负责人杨磊出席会议。
根据洽谈共识,双方拟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方向)”为核心专业,采用“2+2”分段培养模式。学生前两年在广东科技学院夯实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后两年进入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依托其国家级一流专业资源,参与前沿科研项目及高水平实践平台。项目首期拟计划招生60人,根据合作规划,学生未来毕业时可获得电子科技大学结业证书和交换学习证书,并享受两校联合推荐就业及深造支持。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科研院长鲁力表示,该校计算机学科在2017年全国学科评估中入选A类学科,2024年11月ESI学科排名0.073%(位列全球第6,中国西南地区唯一一个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的计算机科学学科),2024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位列全球第14。学院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院士领衔的师资团队及多项重大科研成果。此次意向合作将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结合广东科技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产业资源整合方面的经验,实现“科研创新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广东科技学院副校长吴立平在洽谈会上表示,此次合作是两校响应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战略的重要实践。通过“2+2”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将在电子科技大学深度融入其国家级一流学科平台,接受世界一流专业的培养,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科研与高水平实践项目,实现“跨校资源整合、能力阶梯跃升”。
计算机学院院长田立伟表示,此次 “2+2” 联合培养项目是两校计算机学院深度合作的重要实践,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构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在学科建设、科研平台和师资力量上的顶尖优势,与广东科技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及产业资源整合方面的丰富经验形成互补,双方共同制定的课程体系将深度融合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智能算法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并联合华为、腾讯等头部企业,开发紧密贴合产业需求的实战案例与实训项目。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科研办公室主任王仁超结合《电科&广科 2+2 联合培养项目总体方案》介绍道,双方将在课程共建、师资互访、科研合作等领域深化协同。根据方案规划,两校后续将设立专项工作组,推动在虚拟仿真实验、联合课题申报等领域的深度联动,落实项目管理机制中 “联合培养工作小组” 的统筹协调作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与科研平台的跨校共享,进一步强化 “2+2” 培养模式下的产学研融合培养特色。
广东科技学院教务处处长李炳在发言中表示,此次 “2+2” 联合培养项目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实践。作为教务管理部门,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聚焦 “强基础、重实践、育创新” 的培养目标,推动两校在课程体系衔接、教学资源共享、培养方案协同等方面实现深度对接。李炳处长强调,教务处将以项目为起点,持续探索跨区域高校协同育人的教务管理新范式,为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贡献广科智慧。
此次合作洽谈标志着粤川两地高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创新突破。随着合作推进,两校将携手打造高等教育区域协同发展的特色样本,为新时代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提供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