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就业与校企合作处)11月6日下午,“粤就业”广东省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系列供需见面活动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专场在广东科技学院松山湖校区成功举办。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汇集了400余家企业,包括 84 家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9000余个,近万名毕业生们到场求职。本次招聘会的参会企业数量与求职毕业生人数均为东莞2024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校园招聘会。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东科技学院承办。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会长邱克楠、副会长林伟坚,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副书记、市中小企业局局长姚铸锐,四级调研员黎玲东,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标新,副校长李才,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毕会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松山湖校区各二级学院领导及毕业班辅导员到供需见面活动现场了解情况。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方式进行,共汇集8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15000余个就业岗位供毕业生选择,其中,线上活动已于11月1日启动。参加招聘的企业既有小鹏汽车、美的集团、安踏等行业龙头企业,也有东莞多家上市公司,涵盖智能制造、IT、新能源与新材料、贸易、教育等多个行业领域,为不同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多元化的职业选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下午五点半,参会企业已经收取9706余份简历,现场达成就业意愿人数4133人。
学校高度重视和关心毕业生就业工作,校领导与用人单位、毕业生等亲切交谈。副校长陈标新指出,学校从多地优质企业中精选400余家参加校园招聘会,并通过教师团队提供简历辅导和职业规划,促进2025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他鼓励毕业生认真准备每一次应聘和面试,展现最佳形象,为大学生活画上完美句点。
学校各二级学院领导携专业建设负责人、专任老师前往招聘会现场,化身求职推荐官,积极为学生争取就业机会。此外,学校把校园招聘会作为就业育人大课堂,组织了3000余名非应届毕业生也到招聘会现场观摩学习,帮助在校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下好“先手棋”。
招聘会现场设有简历诊断、职业规划、退役大学生就业政策咨询、考研咨询、职场形象设计、直播带岗等服务区,为毕业生顺利求职精准助力,增强学生就业信心。
当天下午,2024年校企合作签约、企业导师聘任仪式暨广东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会数字经济与产教融合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松山湖校区L6-101会议室同步举行。
学校与伯恩光学、盟大集团等8家知名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聘请了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深圳市跨境电商协会、创维汽车、华勤技术等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知名企业的27名负责人与技术专家担任企业导师,在专业建设、实训实践基地建设等“五金”建设以及毕业生就业、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学校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对接产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致力于培育粤港澳大湾区所需的应用创新型人才。2020年以来,学校建设了“一个平台、两个共同体”,服务于数字经济、低空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三大关键领域。通过大湾区产教联盟,学校构建了跨区域、跨行业的产教融合服务平台,从全国各地引进了20余万技术技能人才到粤港澳大湾区实习就业,并发起成立了全国智能飞行器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跨境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共同体。同时,学校推进学科专业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为大湾区输送了大量应用型和技术技能人才。接下来,学校也将以此次招聘会为契机,继续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的作用,积极抢抓就业关键期,搭建产教融合与供需对接平台,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