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党委办公室)9月20日—21日,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第十二次项目季度会在我校松山湖校区举行。本次季度会由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主办,广东科技学院、广东南博教育研究院、西交利物浦大学承办。来自全国35所高校,近80位教发同仁围绕高校的战略承诺、新教师发展项目的师资团队建设、新教师发展活动的组织等主题开展对话交流。
季度会以“高校新教师发展的战略承诺与支持体现”为主题,分为专家辅导报告、分论坛交流与研讨、前置工作坊主旨报告三个部分。
在开幕致辞环节,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吴立平在开幕致辞中向各位领导、专家、所有参会的教发同仁们表达了诚挚的欢迎,首先介绍了广东科技学院的建校历程、育人成果和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愿景、目标,强调了新教师发展战略承诺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最后,吴立平副校长对本次会议寄予期待与祝福。
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联盟秘书长张晓军在开幕式致辞中, 对所有参会老师表达了诚挚的欢迎,对季度会承办方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张院长围绕联盟核心理念与愿景、教师发展中心的定位与发展、团队建设及核心项目推进,与参会教发同仁分享联盟当下及未来的工作重点。
第一讲由我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曾祥辉作《高校战略承诺视域下的新教师发展工作组织》主旨报告。曾主任强调战略承诺作为高校发展的指南针对教师发展方向具有引导作用,并结合学校的具体实践,分享了学校在教师发展方面的系统设计和实施策略。
第二讲由广东白云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研究员贾琼作《走向生命关怀的教师发展---广东白云学院新教师成长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主旨报告。贾博士指出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倡导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教师发展路径,并提出通过个性化培养、新教师成长训练营等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激励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第三讲由吉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王医术作《如何组建新教师发展项目的师资团队》主旨报告。王主任以吉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发展历程作为引入,分享吉大如何积极优化师资团队,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赋能教师成长。
第四讲由大连理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杨文超作《如何组织开展新教师发展活动》主旨报告。他指出,要强化人才梯队建设,为新教师提供从科研设备到生活资源的全方位保障,创新性地实施教师关爱计划,关注教师身心健康,以促进新教师队伍快速成长。
平行论坛分为三大主题,分别为如何制定和规划新教师的发展方针、如何对新教师发展项目评估和改进以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如何策划新教师发展计划实现教学方法优化和教学技能提升。
分论坛一由我校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段颖逸主持。小组强调新教师的发展方针既要符合学校战略定位,又要尊重教师个性需求,并提出新教师发展需各部门协同合作,共同推进。
分论坛二由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朱珠主持。小组认为,对于新入职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年轻老师,要设计一套从初阶到高阶的延续性课程体系,注重老师全面发展。
分论坛三由广东白云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研究员贾琼主持。小组提出了个性化发展规划、整合学校力量等创新举措,并分享了微课实践改造、信息技术工作法等实践经验。
在前置工作坊环节,各同仁们共同探讨“高校新教师发展”议题,工作坊由南博教育研究院培训师李苏亮主持。
第一讲由浙江中医药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赵伟春作《高校新教师教学发展的支持体系构建与实践》主旨报告。赵主任分享了两点经验,一是教师为本、服务至上、探究教学、追求卓越的工作理念。二是切磋教育教学问题,营造爱教乐教氛围、搭建教学交流平台,促进医教协同发展、提升铸魂育人能力,扩大区域辐射效应的工作目标。
第二讲由黄淮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刘献丽作《高校新教师教学发展的支持体系构建与实践目标导向的新教师培养体系设计》主旨报告。分析开展了新教师培养体系设计的背景与意义、目标导向的新教师培养体系构建等方面。
主旨报告分享后,参会同仁们就如何激发培训师团队参与的积极性、ISW培训团队建设等话题展开思考与讨论。
随后,参会者们参观了我校松山湖校区的智慧教室、智慧校园控制中心以及产业学院,体验数智技术与教学管理、校园管理的融合,了解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创新形式。
最后,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联盟秘书长张晓军进行总结。他表示,教师发展中心需要重新审视教师培训和发展的目标设定,帮助教师深入思考教学中的根本问题,培养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发展体系才能真正促进教育的进步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