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科研处)日前,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3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省市联合基金(粤穗、粤深、粤佛、粤莞、粤惠)项目立项通知,我校管理学院蒋珩老师、机电工程学院王春宝老师申报的2个项目成功获批立项,每项资助经费30万元,合计60万元。
据统计,2023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省市联合基金资助项目1503项(青年基金项目1201项、地区培育项目193项、重点项目100项、粤港澳研究团队项目9项)。此次项目获批立项,是我校首次获得地区培育项目,并在全省同类高校名列第一(立项数和资助金额),也是我校在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省市联合基金项目上迈出新步伐、迈上新台阶。
获批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粤莞联合基金促进区域源头创新的作用研究》
申请人简介:蒋珩,1964年4月出生,民进会员,教授,管理学博士,西密歇根大学(美国)访问学者。现为广东科技学院管理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库专家,湖北省政府采购专家库专家,湖北省科技厅科技项目(软科学类)评审专家库专家,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复杂科学管理分会理事,IC4E国际学术会议技术委员会委员,“科技东莞”专家库专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湖北省省级项目多项。公开出版专著2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项目介绍:
本项目围绕东莞基层镇街(高新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粤莞联合基金实施成效评价等需求,开展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方法等创新探索研究。项目基于因果规则构建模型,定量分析粤莞联合基金促进源头创新跃迁的临界点,总结粤莞联合基金对区域源头创新的促进作用,为政府部门根据创新态势制定相机搭配(各类政策搭配使用)的组合扶持政策提出建议。
项目名称:《脑机耦合双向促通智能康复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申请人简介:王春宝,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硕导。早稻田大学理工学术院研究员,香港城市大学高级访问学者,长期从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医工结合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开发。2014年获早稻田大学仿生机器人专业博士学位,2016年中山大学博士后出站。目前已发表论文78篇,其中SCI/EI检索69篇; 获得授权专利67件,其中国内外发明专利32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目前已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市级课题6项;参与省级以上课题5项,横向课题5项。
项目介绍:
人工智能发展为康复治疗提供了创新手段,闭环的神经刺激是神经重塑的重要途径,现有康复机器人的功能刺激为多以自下而上;rTMS自上而下对神经重塑具有明显的作用;本项目在前期健患侧耦合康复机器人研究基础上,融合rTMS构建“脑机耦合双向促通” 训练模式,形成创新的康复途径与方法;同时,探索最优化的训练方案,结合DTI成像技术,揭示“脑机耦合双向促通”对神经重塑作用机理,为精准康复提供理论依据,形成康复机器人研究新思路。
此次项目获批对我校建设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为我校科研工作发展注入新动力,全面提升科研竞争力,也为我校学科建设与硕士点建设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彰显了我校的科研实力,增强了服务区域科技发展的信心。
接下来,我校将不断激发研究人员科研积极性,持续优化学术环境,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凝聚研究力量,同时结合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