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学生处)1月30日晚,由我校学生处主办,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学生处、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学生处协办的广东科技学院辅导员“精艺学堂”(第四期)第二讲在云端继续精彩呈现。本次讲座主题为《聚焦百千万工程,搭建N+1育人平台——浅析学生队伍“思政+实践”育人融合路径》,主讲教师为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何霜,讲座由广东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学工助理侯静主持,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辅导员谢斐、广东科技学院保卫处征兵办公室副主任刘润生和广东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辅导员丁慧霞担任观察员,来自南博集团三所高校各二级学院、学生处、校团委和保卫处的全体学工人员参与学习。
何霜老师从辅导员自身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思政+实践”育人融合路径,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实践能力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何霜老师的研究中,首先进行了辅导员育人工作现状的简单分析。通过调查和反馈,她了解到学生对于辅导员在思想教育、道德品质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需求。这一分析有助于辅导员们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改进的方向。其次,何霜老师强调了辅导员“正其身”以提高思政本领的需求。她指出,辅导员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自身的思政本领和素质至关重要。通过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学科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切实关心关爱学生,着力解决学生问题,以身作则树立形象,行动在前争做表率,辅导员能够增强自己的影响力和指导力,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将思政教育与实际相结合,找到思政内容与实践内容的平衡点与交叉点,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思政教育的实用性和价值,才能够形成育人的可持续发展。在学生队伍建设方面,何霜老师提出了推进“思政+实践”育人融合的工作方法。她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此外,何霜老师还分享了在团学工作和党务工作中的经验,提出113448工作方式。最后,何霜老师提出了关于聚焦百千万工程,搭建N+1平台的工作思路。她认为将思政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实现育人效果的最大化。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思政教育的理论,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思政教育的思想。同时,实践活动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个性化辅导也是重要的一环,为每个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发展指导。通过搭建N+1平台,辅导员们能够更好地支持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观察员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辅导员谢斐表示,何霜老师以思政育人工作现状和困境为切入点,分析了问题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如提高育人本领、推进“思政+实践”等。她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113448工作方式,并以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例,介绍了思政育人与专业学习教育和实际生活融合的成果。她的分享涵盖了理论、实践和反思,展示了辅导员在百千万工程中的重要作用,让我体会到辅导员在百千万工程中有很大的育人空间和作为空间。
观察员广东科技学院保卫处征兵办公室副主任刘润生表示,何老师从思政育人的工作现状、需求、方法和思路四大方面为我们做了详尽的阐述。刘老师提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时代精神的内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国际视野和强烈使命感的青年,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遵循思政育人规律、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过程中,我们应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探究,借鉴其他学科的内容体系和研究范式,以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性规律。其次,认真追寻思政教育的育人规律,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征,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对于高校来说至关重要。思政教育不仅仅是思政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以身作则,把握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完善工作策略,以有组织、有目的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现思政育人的最终目标。作为学校大学生征兵工作的负责人,在工作中要不断努力学习专业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大学生的征兵工作超额完成了广东省教育厅下达的应届毕业生任务指标,并获得了省政府人民征兵办公室的表扬。同时,连续多年获得东莞市军分区颁发的大学生工作先进单位荣誉。他认为,一批批大学生携笔从戎、报效祖国的行动,恰恰证明了我校思政育人的成功,这是从思想到行动的实质性转变,是爱党爱国的真正体现。
观察员广东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辅导员丁慧霞表示,贯彻思政育人理念,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对于坚定大学生的政治立场、提高思想道德品质、培育人文素养以及强化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都至关重要。广东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发挥“思政+实践”育人模式,有机整合了社会、院校、企业等多方资源。通过实践育人,有效地融合了学校资源和社会实践教育资源,提高了育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此模式下,大学生能够更高效地吸收理论知识,并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今年暑假的“资助政策下乡行”活动为例,我校组织了一支队伍前往湛江市廉江市向市民宣讲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资助政策,一是为了针对现阶段我省助学政策宣传及助学贷款办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二是通过此次调研,详细了解我省资助政策的宣传情况及办理路径,形成调研报告反馈到社会,让更多人了解到助学政策;三是多方面推广助学政策,助力实现“应贷尽贷”,推动资助政策落实落细。此次活动成员全部由受资助学生组成,这既让受助学生铭记感恩之心,逐渐养成回馈社会的高尚品质,使得更多的学生从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也发挥了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让受助的优秀学生作为资助宣传大使,发挥学生资助榜样人物的作用,提高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实现十大育人体系中的资助育人。
讲座最后的答疑解惑环节,老师们踊跃提问,何霜老师就“如何将专业特色融入到实践育人项目中?”“工作室新媒体中心人员如何进行招募,以及如何进行系统培训?”“在实践中如何保证育人效果?”等问题进行解答,全体学工人员受到良好启发。讲座过程中,引发各位老师的热烈讨论和点赞,评论区也留下了许多学工线老师们的心得体会和启发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