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学生处)为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我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及学生工作的实效性,搭建学习交流平台,2023年10月18日上午9:00,我校第九期“辅导员工作坊”在松山湖校区4-202教室举行。本期工作坊主题为《初心同行,语言助力》,由我校Ⅰ类骨干辅导员、管理学院学生第五党支部书记丘红映老师进行主讲,我校Ⅱ类骨干辅导员、财经学院团委副书记梁莹担任主持人。学生处副处长董德成,学生处思政科周志刚,各二级学院学工助理及辅导员代表共29人参加本期工作坊。
丘老师从语言艺术的重要作用、语言艺术的表达技巧、语言艺术的提升途径三个方面为大家提供了在日常语言沟通中遇到问题的处置思路和参考做法。首先她通过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例子阐述了语言艺术的重要性,指出作为一线直接管理班级的辅导员,更需掌握说话的艺术,提高说话的水平,做一个会说话的师中之师!其次,从上行沟通、平行沟通和下行沟通,即上级语言沟通、同事语言沟通和学生语言沟通三个方面进行案例解说,指出辅导员在与学生和领导进行语言表达时,需要灵活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与学生互动时,辅导员应该展现关心和支持;同事之间要合作和尊重、共享信息、考虑他人感受;而在与领导交流时,应该体现出专业和尊重。最后,她从多方面给出了提升语言艺术的路径,如: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参加语言培训课程和研讨会、观察优秀辅导员的表达方式和交流技巧和寻求反馈与改进。
在分组讨论环节,丘红映老师表示,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学生与家长、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桥梁。我们的每一个话语,每一次行动,都会深深地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轨迹。因此,语言沟通的艺术,对于我们辅导员而言,尤为重要。有效的沟通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与家长建立亲近的联系,还能够使我们与同事和上级之间的合作更加顺畅,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所以在此丘老师提出了6个相关议题,与各学院参训老师们展开互动讨论,现场讨论气氛热烈,老师们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历纷纷交流经验,探讨解决方案。
在辅导员代表发言环节,管理学院辅导员老师代表小组进行发言,针对“探讨辅导员如何培养有效的倾听技巧和沟通技巧?”这个问题,他认为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之前就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交流过程当中辅导员要用心的去倾听学生,不随意的打断和抨击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所表达的每一个意见和感受,让学生感到信任和舒适,更好的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向我们倾诉问题,再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工作。
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老师代表小组进行发言,针对“辅导员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这个问题,她认为学校有三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一是艺术生过早接触社会,二是学生宗教信仰不同,三是学生地域不同。提供有效沟通方法可以尊重他们的选择权,理解他们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要规范他们在校规校纪方面的一个问题,用良好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计算机学院辅导员老师代表小组进行发言,针对“如何帮助辅导员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这个问题,她认为可以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一是事先做好准备工作,理清思路,缓解紧张的情绪;二是咨询反馈,辅导员在班级讲述完自己要说的内容之后可以找学生进行工作反馈了解;三是事后复盘,不仅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表达能力,还可以锻炼辅导员的说话技巧。
外国语学院辅导员老师代表小组进行发言,针对“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进行有效的心理语言沟通?”这个问题,她认为需要选择一个适合聊天的环境建立起心理学的沟通,一是理解学生的烦恼,二是转换学生的思维方式,三是促进学生行动具体的表现,四是鼓励教导学生如何表达情感。
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老师代表小组进行发言,针对“讨论如何利用多种沟通方式?”,他认为一是与学生沟通,尊重学生,建立一个平等的关系;二是积极的倾听学生的问题。可以利用食堂,运动场这种客观环境或逛校园的方式来进行谈心,认真的倾听学生的意见,引发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共鸣,用这种共情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指导。
财经学院辅导员老师代表小组进行发言,针对“讨论辅导员如何设计和组织校园沟通活动和项目?”这个问题,他认为首先了解哪些活动项目可以让学生得到交流,以学生的特长出发,在各个方面调研学生喜欢什么,培养创新型有独立思维的学生,增长学生的兴趣,探索新的东西,让学生到社会上到生活方面去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总结、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处理事情的方式。
最后,本期工作坊通过制作反馈调查问卷,真实摸底本期工作坊的授课质量和效果,为今后辅导员工作坊的分享主题选取,现场互动形式的多样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希望通过本次分享交流,能够理解辅导员在不同场景下使用的语言艺术,还有掌握与上级、同事和学生有效的沟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