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学生处)11月8日,我校在松山湖校区举办骨干辅导员工作汇报暨考核答辩会。本次培训由学生处副处长董德成主持,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毕会东,人事处处长张少华,学生处副处长、财经学院党委书记、学工院长叶梓,学生处副处长、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朱亚,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学工院长肖波,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学工院长简添,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学工院长马澄翔,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学工院长邵明福等领导出席,15名Ⅰ、Ⅱ类骨干辅导员参加本次答辩,其他辅导员到场观摩学习。
15位骨干辅导员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围绕着工作完成情况、存在不足、改进措施、未来展望四个方面内容各自展开汇报,内容丰富多样,干货满满。他们中有从事17年辅导员工作的“资深专家”,也有步入辅导员行业接近4年的“后起之秀”,虽然工作环境、内容和模式随着社会发展发生不少变化,但辅导员们对未来工作都充满着热情和信心,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骨干辅导员们在学生工作、科研工作上取得的令人欣喜的成绩,助力了学工队伍和学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而且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在每位骨干辅导员汇报之后,与会领导和专家针对汇报内容进行提问,骨干辅导员进行答辩。所提问题都贴近辅导员们工作日常,也是很多老师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非常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因此,现场老师也加入了深入思考和激烈讨论。
最后,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毕会东进行总结讲话。首先,毕校指出骨干辅导员的定位:一是要争当学生工作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二是要争当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的“排头兵”;三是要争当处理学生工作攻坚克难的“先锋队”;四是要争当学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牵引器”。并提出要处理好四对关系:一是个人成长和团队发展之间的关系;二是日常任务和骨干任务之间的关系;三是自身进步和团队发展之间的关系;四是个人业绩和工作实效之间的关系。同时,毕校提出三点工作要求:一是始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生工作理念;二是积极主动作为,进一步梳理和建构“契合岗位现实需要”的工作思路;三是践行“立业于学生工作”的工作规划,凝练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品牌和特色。最后,毕校希望校院学工领导、骨干辅导员们、所有专兼职辅导员们,齐心协力,利用好《辅导员队伍建设系列管理办法》,建设好“两体两翼一学堂”的精品平台,充分展现辅导员队伍的职业风采,激发辅导员成长发展的内生力,激活辅导员育人的示范引领效应;进一步加强我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深化落实“大学工、大思政、大教育”的育人理念,努力构建“三全育人”的大平台、大格局、大体系,开创我校思政工作新局面。
本次答辩会不仅仅是展示了骨干辅导员们2023年以来的工作成果和成效,提高了骨干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发挥骨干辅导员的带头引领作用,更多的是创建机会和搭建平台供全体学工人员加强交流和相互学习。另外,校院各单位能够及时掌握我校骨干辅导员工作制度实施进度,促进相关制度和服务措施不断得以完善,共同推动我校思政工作的高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