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图书馆)6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科学计量学与科教评价研讨会发布《中国图书馆网络影响力评价报告(2023-2024)》,该发布会受到光明日报、新华网、搜狐网、新浪网、网易新闻等知名媒体的专门报道。报告选取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三大类作为评价对象,评选出“中国本科院校图书馆网络影响力总排行榜”“中国公共图书馆网络影响力总排行榜”“中国专业图书馆网络影响力排行榜”等12个榜单,我校图书馆位列全国民办本科院校图书馆网络影响力排名第10名,广东省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网络影响力排名第2名。
这是国内发布的首个图书馆网络影响力评价报告,这是国内发布的首个图书馆网络影响力评价报告,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专业委员会联合研发,旨在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该报告基于5W传播理论,分析图书馆网络影响力的形成过程与机理,从网站影响力、新媒体影响力、网络社会影响力、网络学术影响力等四个方面构建了中国图书馆网络影响力评价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以及21个三级指标。评价指标强调代表性、可操作性、权威性、新颖性等,以求全面、科学、客观、准确地反映我国图书馆网络影响力。
据悉,该报告选择2759所普通高校图书馆,其中包括1270所本科院校图书馆以及1489所专科院校图书馆;选择代表性的公共图书馆共1488家、专业图书馆共66家。从地区、院校类型、图书馆类别等角度共产生了12个排行榜:榜单发布采用得分、排名、等级与位次比相结合的表示方法构建了中国图书馆网络影响力评价体系。
图书馆等级由5★、4★、3★、2★、1★组成,分别对应于各榜单排名前1-10%、10-20%、20-50%、50-90%、90-100%的图书馆。通过多视角、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示我国图书馆网络影响力。广东科技学院图书馆在本报告中获得5★图书馆,这既是对我校图书馆过去工作的认可和肯定,也是对未来以更高的标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再创新功的鼓舞和鞭策。
我校南城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2.36万平方米,设有文学历史专题书库、经济专题书库一、经济专题书库二、自主学习空间、综合阅览空间、新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大型学术报告厅等功能各异的开放空间12个,拥有阅览座位2126个。
松山湖校区图书馆现临时设置于3号实验楼二、三、四楼,二楼为流通书库,三楼为综合阅览室,四楼为学生阅览室,提供舒适阅览座位近706个。综合阅览室配置电脑80台,免费向读者开放。
图书馆馆藏丰富,现有馆藏图书404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81万册,电子图书123万册,电子期刊1.1万多种,光盘音像资料7万余件。2023年订购纸质期刊600种,纸质报纸100种,基本形成了以学校学科专业为主的藏书和综合文献保障体系。两校区数字资源实现完全共享,凭本人电子借阅卡可到任一校区图书馆借阅图书,读者还可以通过“文献请求”的方式申请调配另一校区馆藏的图书,实现校区资源通借通还。
2022年我校图书馆引进超微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LSP),它是基于大型图书馆管理模式下,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平台,可以实现纸本资源、电子资源、数字资源的一体化管理。作为服务平台一部分的图书馆门户网站也进行了全新升级,将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和业务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网站上,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检索和深度发掘、全文获取服务网站,是图书馆对外服务与宣传的重要窗口之一。除了提供基本功能外,还实现了以下几方面的智慧化服务功能。
一是集成多个功能平台:图书馆门户网站整合了多个功能平台,例如统一检索、馆藏查询、中文发现、外文发现、知网学术、站内检索等,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二是个性化的推荐系统:网站可以根据读者的个人喜好和阅读历史,提供个性化的推荐系统,帮助用户快速找到符合自己阅读需求的文献信息。三是用户统一认证:为了提高读者使用门户网站的安全性,门户网站提供了读者统一认证的功能,使用学校智慧平台账号统一认证,以避免读者在多个应用系统中重复输入相同的用户信息。四是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图书馆门户网站与图书馆的其他系统(如馆藏数字化平台、VPN校外访问系统等)进行集成,以便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五是用户反馈和改进:网站应该鼓励用户提供反馈和建议,以便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用户体验。
学校图书馆充分利用了智慧化技术、智能化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化技术等面向全校师生提供了全方位、开放式的服务体验。
我校图书馆在打造学校优质文献信息中心、学习中心和校园文化中心的远景目标引领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为业务指导,以人才培养为图书馆服务和管理的导向,扎实做好教学科研服务工作,创新性开展依托新媒体渠道(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推广服务工作。
广东科技学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初创于2013年。自初创时期就具备创新性的运营思路。根据2013年发表于《新世纪图书馆》的期刊论文《移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的服务应用》的调查显示:截止为2013年4月30日,高校图书馆开通的微信公众账号共20个(其中19个公办院校图书馆账号,1个民办院校图书馆账号)。若该文统计调查全面准确,则说明我馆是全国民办高校中首个开通并运营公众号的图书馆,也是全国高校中最早一批开通图书馆公众号的图书馆之一。
2019年上半年学校图书馆组建了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心学生队伍,参与图书馆公众号运营。本阶段公众号发文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图书馆服务的各个方面,也涵盖了对馆藏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的宣传。2019年10月制定了《广东科技学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运营规划》,提出了“提升原创内容质量,增加更多知识性内容,做广科图书馆独有的内容输出”的新运营思路。
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充分利用学生团队的力量,在图书馆多位老师的共同参与下,2020年-2023年,图书馆公众号在博清大数据“中国高校图书馆微信排行榜”中影响力月排名最好成绩为全国第4,全省第1、其余月份常居全国前10、全省前5,推文质量和效果持续提升。
近年来我校图书馆宣传工作屡创佳绩,而这一切都和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广东科技学院官微是中国大学官微百强之一,在官微的示范引领作用下,学校形成了重视宣传工作的良好氛围。图书馆公众号作为广科宣传矩阵中的一员,承担了宣传推广数字图书资源的角色,持续不断地向学生们灌输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丰富学生文化内涵。今后,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五育并举”广科育人模式,引导广大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营造书香飘逸的校园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