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学生处)为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我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及学生工作的实效性,搭建学习交流平台,2023年3月22日上午,广东科技学院第四期“辅导员工作坊”在松山湖校区4-206教室举行。本期工作坊主题为《校园宣传与舆情应对专题》,由学校党委办公室主任、宣传部部长李赫男进行主讲,财经学院骨干辅导员廉芬担任主持人。学生处副处长董德成、各二级学院学工助理及辅导员代表共31人参加本次工作坊。
李主任开场首先分享了自己多年从事高校宣传和舆情工作经历, 强调新时代高校舆情与宣传引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接着她以社会热点事件为例梳理了大数据和融媒体时代的特点,指出目前全国重点高校网络舆情时间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同时高校舆情类别趋于复杂化和系统化。针对高校舆情目前呈现出来的4大问题,李主任系统分析了高校舆情11种类型,并且以近年来高校中的热点事件为例总结归纳了容易产生高校舆情的13种发生场域。最后李主任和各位参训老师分享了四点高校舆情应对建议:一是建立完整的高校舆情监测体系;二是通过“检”,及时发现,不漏报准;三是通过“治”,掌握舆情传播规律进行有效处置;四是通过“防”,注重工作盘点,案例回顾,做到举一反三。
分享过后,李主任针对本次工作坊的内容,通过“如何从网络平台找到键盘舆情源头?”、“如何培养信息员队伍?”、“如何发挥网评员队伍作用?”、“网络舆情事件处理的基本流程”4个高校舆情和宣传引领中的重难点问题,组织参训老师们展开互动讨论,现场讨论气氛热烈,老师们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历纷纷交流经验,讨论小组通过整合意见梳理提纲,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计算机学院辅导员黄喆老师代表小组进行发言,针对“如何从网络平台找到键盘舆情源头?”,她认为一是要保持敏锐性,有倾向性地寻找,快速排除并锁定网络舆情源头;二要分析事件的性质,帮助我们更好地锁定相关群体;三是要培养信息员,同时也要利用好平时网络平台关注比较多的同学,他们可能更熟悉相关网络用语,通过他们更快速的锁定舆情源头。
机电工程学院学工助理刘蜀豫老师代表小组发言,针对“如何从网络平台找到键盘舆情源头?”,他表示结合学院近期遇到的真实案例,一是当遇到网络潜在的舆情事件时,应第一时间去所在平台核实相关内容是否属实;二是当判断情况属实并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舆情事件时,应第一时间将信息上报给学院领导,并寻求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和相关涉及部门的帮助,尽可能遏制带有情绪化信息的传播,将影响范围控制到最小;三是要学会构建自己的学生信息员队伍,通过借助学生干部的力量,掌握得更快更全面的学生之间的信息,做好舆情事件的应对。
管理学院辅导员苏啸天代表小组发言,针对“如何培养信息员队伍?”这个问题,他指出一在选拔方面应该明暗双线同时选拔,明线的信息员选拔包括副级长、级委宣传委员、级委权益委员、各班级的班长、团支书、宣传委员、权益委员、心理委员;暗线的信息员选拔,以自身的微信朋友圈资源为核心,扩散自己的人脉。二在培养方面采用“三力”培养原则。三在管理方面,不断完善月度总结制度、周报表制度、突发事件后续反馈机制,信息员奖励机制。
外国语学院辅导员袁嘉欣老师代表小组发言,针对“网络舆情事件处理的基本流程”这个问题,她认为一是要找到相关同学班级成员了解时间的客观情况并了解学生目前的状态(班干、宿舍、班级信息员等);二是要找当事人谈话;三是要持续关注学生状态,同时班干、党员、信息员发布正面舆论正确引导导向;四是要对于共性问题开展相关班会进行思想教育和案例分析,加强正确引导;五是要学院内进行案例分享,形成相对有效的流程化处理方式。
财经学院辅导员周艳老师代表小组发言,针对“网络舆情事件处理的基本流程”这个问题,她主要从舆情事件发生前后阶段进行分享,在舆情事件发生时一是要立即研判,找人、找事、找原因,通过迅速的反应确定事件的严重程度、舆论焦点;二是同步反馈,以寻求校院领导支持,取得解决方案。在舆情事件发生后期,一是要注重引导,通过组合学生与辅导员和专业老师的人际网络,加强舆论正向引导;二是要注重总结与修正,以事件处理不足之处来修正现有舆情处置体系,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舆情事件发生率。
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李贺老师代表小组发言,针对“网络舆情事件处理的基本流程”这个问题,她认为首先对舆情事件进行研判,分析事件的真伪、事态类型和影响大小,对于能够找到涉事人员的舆情事件,找到当事人了解具体情况,随后将事件上报给领导,并商讨处理方法。对于影响稍大的舆情事件在了解清楚后,及时给予回应,一是预防舆情继续扩散;二是防止谣言传播。同时在回应时要考虑到次生舆情的产生和发酵。对于较大的舆情事件配合学校,甚至是公安部门做好引导工作,稳定舆情事态。最后,整理此次舆情事件资料,总结处理过程,形成可传递性资料和案例。
最后,学生处副处长董德成做总结讲话。董处首先代表辅导员感谢本期工作坊主讲老师的精彩分享,他用两个关键词来总结本次工作坊,一是“情怀”,通过李主任平时对学工线工作的关心及今天的现场讲座,看到了她对学生工作的热爱,她完成了领导布置的任务—把自己的热情传递给学工线各位老师;二是“专业”,16个字形容本次工作坊“内容丰富、案例深刻、结合实际、重点突出”,很受教育和启发,特别是舆情防范方法和技巧以及舆情引导很实用,很接地气。讨论环节中各小组讨论热烈,汇报精彩,交流成果丰硕。最后他表示学校今后将不断推出系列工作坊培训活动,为辅导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提升辅导员专业化水平,同时也希望大家珍惜平台,积极参加,全体辅导员都能成为事务性工作的行家里手,思政领域的专家,在广科这片沃土上快乐成长。
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精艺学堂”、“辅导员工作坊”是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更是辅导员老师交流学习的平台。“辅导员工作坊”已成为促进辅导员精进技能、加强交流、互助成长的最佳平台,有利于进一步全面优化辅导员队伍整体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