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计算机学院)为进一步扎实推进教学科研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11月9日计算机学院在松山湖校区6-101召开了以“深化精细化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学院例会。会议对教学、科研、产教融合等方面的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举行了专业建设负责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任务书签订和聘书颁发仪式,并对学院2022年度说课比赛获奖人员进行了表彰。计算机学院院长田立伟、副院长刘肃平、副院长樊勇出席会议,会议由樊勇副院长主持。
会议伊始,樊副院长对近期教学相关工作进行了通报,并对下一步教学工作了部署。樊副院长指出,近期教学工作整体平稳有序,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但在巡课的过程中发现部分老师仍存在课前备课不充分、教材不更新、课后不规范关闭教室设备等问题,希望老师们做好教学和课堂管理。随后,樊副院长分别对2023届毕业生的论文及就业、期中教学资料检查、五育导师、物联网IEET工程教育认证等工作进行了细化部署:一是要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有效指导,做好相关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二是要及时推进2022届及2023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升毕业生求职成功率。三是各教研室要落实期中教学材料的检查工作,在规定时间内汇总上交学院;四是担任五育导师的老师要及时登录五育平台,和学生建立有效沟通渠道,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五是为了更好地推进物联网IEET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要相关专业负责人要注意时间节点,安排专人进行衔接,认真准备相关资料。
刘肃平副院长对产教融合与科研工作做了部署。刘副院长表示,各专业要落实人职匹配、实践育人工作,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关心学生在企业实习的真实情况。刘副院长要求各专业指导老师要积极联系更多优质企业接收学生实习,落实“人职匹配、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率,帮助学生优质就业。同时刘副院长强调,腾讯云产业学院、华为ICT学院要重视华为ICT大赛,鼓励学生参加竞赛;各教研室负责竞赛的相关老师也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挖掘高层次、高规格的竞赛,要将专业竞赛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竞赛及科研能力;高职称、高学历教师要组建科研团队,整合资源进行讨论,发挥团队智慧,积极申报高水平科研项目。
随后,大会举行了2022年度专业建设负责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任务书签订与聘书颁发仪式。根据广东科技学院本科专业建设负责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聘和管理方法,聂军、杨磊、余亮、赵博、李跃光、张龙青、谢备、马海菲8名同志受聘担任专业建设负责人,田立伟、滕英岩、何宗刚、李永宁、李彩霞、李跃光、李树华7名同志受聘为专业带头人,聘任聂军等31位同志为骨干教师,聘任黄欣欣同志为计算机基础课程负责人。
大会还对计算机学院2022年度说课比赛获奖人员进行了表彰。
会议最后,田立伟院长作总结讲话。田院长表示,专业建设负责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任务书的签订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希望大家认真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勤思善为,做好团队建设,发挥自己的优势,凸显自己的价值,提升专业和课程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推动专业建设实现新的发展。田院长希望在今后的青年教师大赛、创新教学能力大赛等比赛中,能涌现一批优秀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和科研,使计算机学院整体教学水平和竞赛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田院对近期相关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踏实做好相关认证和审核评估工作,完善工作环节细节,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学院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二是全体教师要关注、关心学院的成长和发展,积极转发学校及学院的相关招聘信息,推荐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科研能力强的老师加入学院,壮大师资队伍,更好地推进硕士点建设工作;三是要做好“精细化管理”,做到每一个步骤都要用心、细心、精心。在专业和各团队的管理上,倡导各专业负责人、专业带头人要明确目标任务,对教学、科研要有规划、有目标,强化责任,勤于反思;四是学院教师要认真研读学院的各项规范性文件,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学院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分享人职匹配、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宣传腾讯云和华为ICT两个产业学院的相关工作,吸引学生加入到团队中来。五是全体教职工要正确认识当前的防疫形势,增强防范意识,严防严控,做到非必要不离莞、离莞及返莞提前向学院报备,严格按照各级疫情防控要求执行,按时完成钉钉健康打卡,及时完成核酸检测,做好相关的防疫工作。
本次会议的召开,为计算机学院下一阶段的各项教学、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对全面实施工作精细化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助力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学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