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管理学院)为更好地推进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组建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集群,提高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适应东莞以及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链、创新链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6月20日下午,管理学院在南城校区行政楼512会议室召开省一流专业暨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群建设研讨会。学校梁瑞雄校长,副校长吴立平,管理学院院长谈萧,管理学院副院长王金良、冷敏,电子商务专业学术带头人邓顺国教授,冷链产业学院韩成果院长以及各专业带头人,专业建设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参加会议。会议邀请了6位校外专家与会,分别是广东省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广州大学谢如鹤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蒋峦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胡若教授、广州新供销天业冷链集团孟凡武副总经理、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区域公司周新桃总经理、天翼通集团东莞分公司刘少伟总经理。会议由冷敏副院长主持。
会议伊始,谈萧院长介绍了管理学院的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划,并请与会专家对物流管理省一流专业建设规划和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三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指导。
物流管理专业带头人张志乔教授解读了省一流专业建设规划,简要介绍了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情况及阶段性建设目标,并从专业集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形成逻辑、架构与动力机制、内涵建设等方面介绍了专业群建设思路。物流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供应链管理三个专业的专业建设负责人从市场需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教学进程计划等方面汇报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谢如鹤教授对张志乔教授汇报的省一流专业建设思路给予充分肯定,并从专业建设指标、专业模块方向、学分、专业课程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蒋峦教授从华师一流专业建设成果出发表达了对专业集群的看法,提出创新创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应充分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胡若教授结合自身工科背景,指出专业培养目标应更明确,可适当增加信息类课程,加强跨学院、跨专业教学资源、实验室资源的共享。广州新供销天业冷链集团孟总结合企业实际应用,从软件学习、能力目标、教材选取、师资等方面提出建议。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周总指出,专业群建设切合企业发展需求。天翼通集团东莞分公司刘总指出,企业看重学生的基本素质、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几项能力,并高度赞扬了管理学院的天翼通人职匹配产业班学生。
广东科技学院梁瑞雄校长、吴立平副校长、谈萧院长为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群建设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吴立平副校长表示,学校非常重视人才培养、重视教学工作,对张志乔教授专业群建设规划汇报给予高度赞扬。同时,吴立平副校长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从培养目标、学科基础课程、专业组选课程、专业能力提升计划、1+X证书制度、专业集群课程、商科认证、主干学科等8个方面问题与专家进行了探讨。
梁瑞雄校长对6名校外专家表示感谢。梁校长提出专业群建设要整合资源、共享资源,求得更好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效果,就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五点意见:一是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规划一定要有大教育观和大人才观,并结合学校的目标和定位,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愿景、办学理念、育人理念和育人思路等;二是要加强学习研究,深入调研,学习学校的制度文件、特色培育方案,研究东莞乃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到开设相同专业的院校深入调研,学习经验;三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精雕细刻,认真采纳专家提出的建议;四是人才培养方案要把学校的特色培育方案落到实处,人才培养过程设计要紧密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五是要重视标志性成果,也要关注行业、企业、毕业生、校友对学校的美誉度,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与成果相辅相成,要认认真真抓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高就业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最后,管理学院谈萧院长对与会的专家和领导表示感谢。他表示,管理学院在十四五期间,将以建设省一流专业为抓手,朝着建设一流的目标持续努力。
学科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依托,是学校办学实力、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通过本次研讨会,有利于构建高质量的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创新学生的实践实训的形式,加强专业群建设与课程建设,相信管理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将有更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