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机电工程学院)为加强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专业特色培育与凝练、实现高质量就业。4月14日,机电工程学院线上组织召开了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管理与专业建设务虚会。校长梁瑞雄,副校长吴立平,教务处处长李炳,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高俊国,教学副院长严其艳,科研副院长陈朝大,学工副院长陈智慧,教学科研助理李真真,学工助理王援兵、侯静,全体专业建设负责人,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以及骨干教师参会。
严其艳副院长以学科专业建设和骨干团队建设相关问题为重点,围绕硕士点学位点建设、专业集群建设、专业一体化建设平台、新兴交叉学科探索及团队建设提出初步建设方案。
陈朝大副院长就硕士点建设——高水平论文提升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目标任务、具体标准及实施计划。他提出,要着力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写作能力,举办高水平论文专题系列讲座——博士沙龙。
陈智慧副院长表示,要学教融合、协同联动,助推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合力在增强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吸引优质企业、优质岗位,提高学生就业薪酬、专业对口率,持续开展学生考研考公培训指导,组织实施好基层政策性岗位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下功夫。
李真真助理围绕实验室规划与建设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表示要提高实验室建设质量,学院要全面统筹(综合考虑建设规模、利用率等),各实验室建设负责人要善于学习并积累好的经验。
学院有关专业建设负责人也分别从产业学院建设、专业建设、IEET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实施策略、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及建议,为机电工程学院建设发展建言献策。
高俊国院长表示,学科专业建设是二级学院的中心工作,专业核心团队要做好教学研究与改革,尤其加强课程思政、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等研究,落实学校“人职匹配、实践育人”“五育并举”工作,总结专业建设成果经验,凝练形成特色,讲好机电专业建设故事。
吴立平副校长对各参会人员的工作思考及设想给予了高度肯定。吴校指出,机电工程学院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专业建设要坚持“1目标+5举措”,推进专业赋星、专业认证、专业集群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团队建设;二是课程建设要坚持“1目标+4举措”,推动课程评估、课程思政、课程考核、课程教研室(虚拟教研室)建设;三是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要有“三有”思维,即董事会立场、前沿思维、共享思维;四是实验室利用管理要课程内使用与课程外利用相结合,完善课程外利用管理相关制度等;五是产业学院建设要坚持“五个注重”,即注重区分度、七大任务落实、成果的积累、双赢机制的构建、共用共享。吴校寄望机电工程学院在专业集群建设方面率先实施,在一流课程建设上实现突破。
梁瑞雄校长在发言中强调,要以务虚的形式产出实实在在的效果,把骨干团队建设好,把全体教职工带动好,真正做到“五有”:有状态、有研究、有思考、有思路、有措施。梁校寄望机电学院“五个力争”:一是力争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二级学院中当龙头、做示范;二是力争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凝特色、提质量;三是力争在新工科、交叉学科及硕士点建设上出经验、作引领;四是力争在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特色城市打造上作支撑、扩影响;五是力争在广东民办高校同类机电工程学院中创一流、树品牌。
会议最后,高俊国院长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将认真学习体会、思考校领导的讲话精神及要求,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力争在专业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