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财经学院)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为强化教师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帮助新入职教师参悟学校的办学理念,全面高水平达到学校的教学要求,为新的学年注入新的活力,9月1日财经学院各个教研室在蒋红霞院长、郝德鸿副院长、丁文晖副院长的组织带领下全方面开展教师培训。
本次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不仅有优秀教师代表就提高教育能力和分享教学技巧的专题讲座,也有骨干教师就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的实操培训。
蒋红霞院长、丁文晖副院长在教学楼2-409组织召开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会议。公布2021-2022学年财经学院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任务书,要求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职匹配”实践育人、“五育并举”等工作中完成相关任务。
郝德鸿副院长在教学楼2-407主持召开18级毕业论文指导任课老师专题会议,会上由老教师陈云、侯娟结合2021届本科论文指导存在的选题、开题、论文评阅、答辩等出现的问题做专题交流发言;组建18级《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任课老师工作微信群,探讨这《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的教学方法,要求结合2021届本科论文实际案例和学校2022届的毕业论文写作要求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方法等讲课。
国贸教研室刘琦副教授为国贸新老教师带来了关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法及路径”的专题讲座。刘琦副教授曾获校级说课及校级讲课两项比赛一等奖,是一名优秀教师代表,讲座上她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以教学比赛作为真实案例,从“青年教师的教学优势”、“青年教师的教学问题”、“多形式发挥青年教师作用”及“丰富课程建设为教学专项比赛提供机会”四个方面讲述了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法及路径。
为贯彻落实学校“向教学管理过程要质量”的工作思路,财经学院教学助理汪文成老师在教学楼2-401室主持召开2021-2022学年常规教学检查专员培训会,财经学院各教研室教学检查专干参会。汪老师首先从听课记录本、教学日志、超星平台和实训室四个方面介绍教学检查的相关项目。然后针对每个教学检查项目提出了具体检查要求,如教案要有明确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课堂教学设计要有具体的时间分配,教学内容要充实且要能够体现出混合式教学,同时在教案中要有体现课程思政元素。最后,汪老师就教学检查常见问题进行了解读并要求各专干在教学检查中发现问题后要及时跟相关老师沟通改正。
在教学楼5-301,财务管理教研室严晓云主任指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建设对标一流本科专业有五点要求:一是专业定位要明确,专业服务要面向清晰,能够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二是专业管理要规范,人才培养方案要科学合理,教育教学管理要规范有序,三年内不得出现教学事故。三是改革成效要突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理念要先进,教学内容要更新及时,方法手段要不断创新,以新理念、新形态、新方法引领带动专业建设,成效要明显。四是师资力量要雄厚,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广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专业教学团队结构要设置合理。五是培养质量要一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能够使得毕业生行业认可度高、社会整体评价好。
为促使教师更好地利用超星学习通组织教学,让老师们更为全面系统地了解软件学习及使用方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提高教学质量。9月1日下午数智会计教研室在教学楼5-303召开了超星学习通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培训,本次培训由数智会计教研室二类骨干教师丁纯楷主持,数智会计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培训。培训主要围绕超星学习通软件的相关功能及操作方法和经验交流两大方面进行。
经济与金融教研室开展新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经济与金融教研室全体专任教师出席本次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主要是由徐永智教授带来关于“应用型课程教改的几个关键因素”专题培训讲座。讲座围绕三个点展开培训:第一,什么是应用型课程。既然需要进行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那么首要就要解决什么才是应用型课程这个问题。徐永智教授认为,应用型课程是指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教学模式,强调和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课程。第二,徐教授提到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需要进行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第三,徐教授提到进行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时,要抓住“应用型中心、深化问题研究、强化比较分析、保持体系完整、规范学术研究”等几个关键因素。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在开学的第一周,财经学院为各位老师注入新活力,为新学年,新征程凝心聚力!